自“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浉河区全区上下闻令而动、躬身入局、履职于行、崇尚实干,以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迈好了第一步,见到了新气象。
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浉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真抓实干,带头抓落实。各单位着眼项目建设和企业需求,将“问题解决率”“企业满意率”“项目投资率”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协调联动、有序推进,把“万人助万企”活动打造成为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的有效载体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加速器”。
截至目前,浉河区共收集梳理问题537条,其中涉及企业问题472条,解决问题295条,解决率62.5%;涉及省、市重点项目问题65条,解决问题28条,解决率43.1%。
精准摸排 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浉河区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区工作大局的指导思想,精准摸排规上企业真实情况,全面汇总存在问题,分类建立工作台账,为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该区突出重点,精准滴灌,精选77家重点企业,采取处级领导包联、科级干部首席服务、优秀年轻干部助企方式,与企业面对面、点对点交流,积极宣传政策、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精准施策,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同时,浉河区结合“精准助企VIP服务”活动,选派首席服务员、助企干部对全区349家四上企业、34个省、市重点项目进行包联,覆盖率达100%。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落实“13710”工作制,坚持“一线工作法”,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为每家企业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助企方案,完善档案资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为帮助首席服务员和企业了解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提高政策知晓率,该区围绕政策文件、项目审批、土地规划、住建消防、财税商务、生态环境、人社金融和水电气,分门别类编印相关服务手册。目前,已向全区助企干部和企业发放1600余册。
项目为王 助力老区快速发展
浉河区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项目为王,专班推进,一以贯之狠抓项目建设,着力形成“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发展新局面,做大增量文章,为老区加快振兴发展提供新支撑。
该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以及《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意见》《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结合“革命老区、信阳毛尖、生态环境”三大品牌,积极谋划项目。据统计,浉河区已谋划储备“十四五”规划项目198个、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58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2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0个。
截至目前,谷麦光电项目、信阳百家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津乾机械环保设备扩建项目等3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浉河区全域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浉河区城市有机更新片区市政建设项目、信阳电子信息及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5亿元的长园产业学院和长园产业研究院、投资10亿元的功率半导体封装及测试、投资10亿元的车载及工控智能显示模组等5个项目签约落地。
机制先行 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浉河区以“万人助万企”活动统揽工作全局,注重活动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直面企业发展困难,建立精准帮扶新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堵点、难点、痛点,助推革命老区经济提质提速。
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浉河区与市“万人助万企”第二服务工作组积极对接,做到问题梳理与解决问题同步、完善台账与解决问题同步、工作部署与解决问题同步、会商研判与解决问题同步,形成工作开展上下联动、压力传导自上而下、责任落实一抓到底的工作局面。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浉河区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建立了会商研判机制,要求全区广大干部靠前服务,主动与企业对接沟通,针对不同问题,组织企业、职能部门、首席服务员和片区负责人进行会商。目前,已组织40家单位专项会商4批次,现场解决28个问题。
建立督办考评机制。浉河区结合年度督查计划,将“万人助万企”活动纳入督查范围,统一开展督促督查,切实做到既不增加基层和企业负担,又高质量推动活动向深处走。同时,强化督导考评,将“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情况纳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效考核内容,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以企业满意为评判标准,以实绩实效为考核依据,以奖优罚劣为激励导向,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杨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