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助“陆地航母”飞天
2025-11-28 浏览量:0

汇天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其飞行体的大部分碳纤维机体结构部件,均出自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HRC)。苏报融媒记者 陈洁 施含韵/摄制

引擎轰鸣中,一辆银灰色汽车带着金属冷光稳稳停驻。后备箱门缓缓抬升,液压杆轻响间,通体哑光的小型飞机骤然显露,碳纤维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暗芒。随着机身桨叶的飞速旋转,流线型机身划破天际,将“分体飞行”的科幻场景带进现实。

陆地航母。图片来自汇天官网

这款陆空模式一键切换的“黑科技”产品,是近来大火的汇天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其飞行体大部分碳纤维机体结构部件,均出自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HRC)。作为该项目最主要的碳纤维零部件供应商,HRC用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解决方案,助力“陆地航母”通过严苛的适航审核。

陆地航母。图片来自汇天官网

“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是钢的四分之一,能满足轻量化要求;力学性能突出,尤其比模量和比强度,功能性强,可设计性很高,这正是‘陆地航母’这类高端装备的核心需求。”HRC汽车副总经理杨梅香介绍,从研发、工程设计到工业化量产、回收及再利用,HRC的专业能力覆盖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此次,作为“陆地航母”项目最主要的碳纤维零部件供应商,HRC高效完成多款轻量化产品的开发及制造,最终交付的碳纤维部件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机身重量,显著提升有效载荷与续航能力。

“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当前,常熟在巩固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并积极探索具身智能、生物制造、氢能、空天深海等未来产业,拼抢新增长点。

作为从常熟成长起来的行业领军企业,HRC以先进材料科技为原点,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走进HRC生产车间,科技感与实干氛围扑面而来。原料裁切线上,自动裁切机精准裁剪着如发丝般柔软的碳纤维预浸料,切口平整无误差;自动胶结工位上,机器人手臂有条不紊地涂抹胶层,动作精准到毫米级;固化加工设备旁,刚下线的碳纤维零部件泛着细腻光泽,拿在手中直观感受到其“比钢轻四分之三”的特质。而在成品区内,汽车覆盖件、航空结构件、内饰件等产品琳琅满目。

深耕复合材料领域多年,HRC业务已覆盖汽车、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可再生能源、机器人等多个高增长新兴产业。在汽车细分市场,HRC的规模化量产能力与顶尖研发实力广受认可;在快速兴起的低空经济领域,HRC已成为“旅航者X2”“陆地航母”等明星项目的一级供应商;在通用航空领域,HRC更是空客、商飞等主机企业的合作伙伴。此外,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HRC构建了覆盖材料研发、生产应用、回收再生的完整低碳解决方案体系,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效回收与循环利用。

HRC生产车间。图片由HRC提供

锚定“十五五”规划中先进材料与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HRC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今年,公司新建6万平方米全新生产基地,总研发和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最大化支持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等领域研发及量产工作。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祥宝团队共建院士工作站,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开展联合研发,为区域产业能级提升注入科研动能。

HRC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顾勇涛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迭代与绿色转型,深化产学研协同,拓展应用场景边界,用创新实干点亮“十五五”发展蓝图,让国产碳纤维材料在更多高端制造领域绽放光彩。

(苏报融媒记者 陈洁 施含韵/文)


来源:引力播

编辑:罗宇凡

审读:高原

审核:徐立明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