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11月27日中午时分,在繁华的观前商圈碧凤坊餐饮集中区域,一套智能截流装置正稳定运行。“这套设备每天能截流餐饮污水约25立方米,从源头阻断污水入河路径。”姑苏区水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守护古城水脉,苏州城区启用“养护+监测+应急”三位一体模式,全力保障管网与河道长效健康运行。

临顿河 姑苏区水务管理中心供图
清流穿城,是苏州的灵动之源;河网密布,构成了这座古城最深沉的肌理。针对观前片区餐饮商户集中、人员流动密集、管网运行压力大的特点,姑苏区相关部门与苏州市城投排水公司协同制定差异化养护方案,组织专业养护队伍对片区管网开展全面疏通。通过高压疏通车、管道检测机器人等设备,系统清理管道内沉积的油垢杂物,有效防范低温下油污凝固、淤泥板结引发的堵塞风险。

定期检查管网 姑苏区水务管理中心供图
近日,在临顿河边,养护专班成员正用水质监测仪检测排水口水质。“我们每周两次定期巡视重点河道,实时监测沿线排水口动态。”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常规巡查外,养护专班还在碧凤坊等餐饮集中区域加密观测频次至每日一次,并通过在上游增设智能截流装置,切实强化源头管控。此外,专班密切关注临顿河、西北街河等重点河道周边,通过水质监测仪、流量记录仪实时记录沿线排水口动态。
为确保应急响应及时高效,姑苏区与周边街道、社区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设置24小时应急响应热线,实行专人对接。今年以来,城区累计处置突发排放异常问题5起,均在4小时内完成污染源排查与处置。一位碧凤坊餐饮商户坦言,现在管网维护更及时,“我们做生意也更安心了。”
技术创新也为管网修复带来突破。在观前片区,134.3米管网采用紫外光固化非开挖修复技术,道路封闭时长从传统开挖的15天大幅缩短至2天,对商圈交通和商户经营的影响降至最低。截至目前,全区以“养护替代排查”的管网总长度达310公里,其中70公里已完成修复。
经过系统治理,临顿河区域80处管网点位已维修完毕,累计改善河道长度1.019公里,水体透明度提升30%。省考、市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如今,沿岸步道上,市民和游客漫步其间,尽享水清岸绿的美景。(苏报融媒记者 惠玉兰 通讯员 李晓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