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料红红透枝头,传统佳果探索多元化利用
2025-11-26 浏览量:0

洞庭料红红透枝头 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制

吴中区洞庭山一带的传统柑橘品种“洞庭料红”进入成熟采摘期。11月25日,记者在东山镇东山宾馆看到,约500棵洞庭料红橘树挂满果实。这也是苏州市内目前现存规模最大的料红成片种植林,料红的成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采摘观赏。

料红橘树 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走进东山宾馆的橘林,只见成熟的料红果实个头饱满,形态圆润。在自然光照下,果皮呈现出鲜明的橘红色,与周围的绿叶形成色差对比。作为红橘中的晚熟品系,料红的果皮色泽随气温降低而愈发红艳,目前正处于果实外观形态与内部风味的最佳时段。

枝头的红橘 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洞庭红橘是苏州洞庭山地区的标志性农产品,其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得益于太湖水体的温度调节作用以及山区特有的山坞地形,该区域突破了柑橘种植的传统纬度限制,形成了独特的种植小气候。洞庭红橘主要包括早红、料红、朱橘等多个细分品种。其中,“洞庭料红”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口感特征著称,其果皮呈橙红色至深红色,皮薄而易剥离。果肉呈黄色,汁液丰富。在风味上,甜酸比适中,呈现“甘而略酸”的典型特征。

市民在拍照 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在种植规模与保护方面,东山宾馆内的这片橘林具有样本意义。”东山宾馆总经理黄春秀说,为了保育这一传统优良品种,东山宾馆保留了约500棵老树,并设立了专人管护机制,定期进行修剪与施肥管理。今年的料红长势稳定,已达到完全成熟状态。她表示,料红不仅挂果率高、色泽鲜艳,具备极高的观赏价值,其独特的风味也为餐饮创新提供了优质食材。依托料红果肉酸甜适度、果皮香气浓郁的特征,宾馆餐饮团队研发推出了青柠橘香牛肉、橘子慕斯、橘香怪味黄鱼等系列创新菜品,丰富了市民游客的秋日味蕾体验。

橘子慕斯 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当天,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钱春花也在现场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对洞庭红橘进行科普推介。针对这一传统品种的未来发展,她提出了新的思路。钱春花认为,除了传统的果园种植,可以考虑研发矮化品种,使料红能够适应家庭盆栽环境,从而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可利用其果皮香气浓郁的特点,开发香水等文创衍生产品,通过多元化的开发利用形式,做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文)


来源:引力播

编辑:罗宇凡

审读:高原

审核:徐立明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