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映初心 巾帼建新功】柔肩担使命 仁心护新生——记平桥区妇幼保健院巾帼医护团队
2025-11-18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方 /文

她们,既是女儿、妻子和母亲,更是守护生命的“白衣战士”。在平桥区妇幼保健院,女职工占比85.7%,产科更是由清一色的“娘子军”组成。她们以仁心厚德守护着孕妈、呵护着新生,在团结中进取,在奉献中发光……

专业守护生命之门

“女性更懂得女性,尤其是孕产妇这个特殊群体。”该院产科主任王银道出了这支“娘子军”的独特优势。

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重于泰山,这是该院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刻在心底的信念。急危重症救治、新生儿窒息复苏、并发症处理等核心技术培训定期开展,全员参与,确保人人过关。在“老带新、强帮弱”的传承中,经验与责任薪火相传。

产科医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巾帼不让须眉。产科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但从没有人叫苦叫累、推诿退缩。因为她们深知:守护的不仅是生命的第一声啼哭,更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

“全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五一巾帼标兵岗”……她们用突出的业绩和口碑,将平桥区妇幼保健院“全国首批爱婴医院”“全国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的名片越擦越亮。

温情营造如家温馨

“宝宝昨晚睡得好吗?”昨天一大早,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刘明华来到新生儿家庭化病房,一边检查各项指标,一边轻声询问新手父母。这里不是传统的病房,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暖色调的墙壁上挂着可爱的卡通画,贴心的家居设施,医护团队24小时提供医疗监护、喂养指导、健康评估等个性化服务,无不透着温情。

新生儿智力护理训练

2025年,平桥区妇幼保健院亮点频出。除了新生儿家庭化病房外,6月推出的家庭化产房服务也备受好评。家人全程陪伴、助产团队一对一陪护,让分娩成为一场充满爱的家庭仪式。10月,母婴康养中心正式启用,多学科团队为妈妈产后康复及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入冬后,“满霞妈妈”的随访电话总是让患儿鑫鑫满怀期待。这份牵挂始于3年前。当时,3岁的鑫鑫瘦小体弱,早产带来的先天不足使他成为满霞医生的患者。“我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并反复翻阅以往就诊资料,制定了全程治疗方案。”满霞说。孩子出院当天,满霞将两页手写着注意事项的纸交给了孩子的母亲。随后的随访和复诊过程中,鑫鑫逐渐变得强壮、活泼开朗。这份超越常规诊疗的陪护,正是该院全周期健康关怀的最佳注脚。

儿科医生在病房查房

智慧拉近医患距离

“以前打疫苗要花一上午时间,现在除了留观时间,接种环节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家长们的好评源于医院预防接种智慧化建设的成果。这里有全市首家5.0版智慧化接种门诊。智能叫号、电子签核、冷链监测等系统,让接种全过程可追溯、可监管。家长只需轻点手机即可完成预约、登记、查询等操作,既减少了等待时间,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依托智慧医疗系统,实现了床旁结算、诊间付费等功能。技术背后,是一颗颗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的心。

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

“智慧医疗的温度,不在于技术多么先进,而在于心与患者有多贴近。”平桥区妇幼保健院院长严明动情地说。(平桥区妇幼保健院供图)

记者短评

这里,有生命最动人的模样

□刘方

当分娩变成一场迎接新生命降临的家庭仪式,当孩子把看病当成与“医生妈妈”的“健康之约”……在平桥区妇幼保健院,占比85.7%的女性医护人员,用暖暖的情和满满的爱,将“医院”重新定义。

从青丝到白发,从新手到专家,一代代女性医护人员在这里奉献着青春与智慧。

她们的双手,既能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也能在平凡日子里温柔抚慰。从深夜产房不灭的灯光,到偏远山村义诊路上的脚印,她们守护着人生最珍贵的起点。

她们的眼中,始终闪烁着光芒,那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热忱。在这里,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医疗不仅是技术,更是关怀。

在这里,温暖的手、细腻的爱、火热的心,与感激的情、滚烫的泪、舒心的笑交织,皆是生命最动人的模样。

记者:刘方

编辑:翟存鸣

审读:高原

审核:胡瑜珊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