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时秀敏
霜色微凝,清寒渐起,记者节如约而至。
这一天,是新闻人的精神图腾。我们与全国同行一起,回望出发的路,审视脚下的土,眺望前方的光。
这一天,我们被赋予一个节日,也背负一面镜子——照见初心,也照见尘埃。
这一天,我们不禁自我叩问: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为何依然存在?
答案,不在云端,而在泥土里。
在信阳这片浸润红色的热土上,我们曾以笔为桨,在铅与墨的河流中划行,记录荒山披绿;如今,我们以融为舟,在云与网的浪潮中破浪,见证产业崛起。时代巨变,媒介迭新,但那双“扎根泥土”的脚,那颗“为人民立言”的心,始终如一。
然而,现实凛冽。
算法织就的信息茧房,“10万+”编织的流量迷思,碎片化喂养的阅读习惯……浪潮汹涌,时有迷航之险。
但我们清醒:记者不是流量佣兵,而是价值灯塔;不是情绪贩子,而是真实舵手。
我们追求的不是“抢发”,而是“抵达”——让政策落地生根,让民意上传畅通,让正义不被辜负。
我们向往的不是“爆款”,而是“奔流”——让主流价值似春潮涌动,让正向能量如春风化雨。
融媒改革,非为逐浪,实为驭浪。
从“笔杆子”到“多面手”,我们给文字插上翅膀,以视频为帆、数据指南,让新闻的航船行稳致远。
构建“中央厨房”,我们追求的不是标准化生产,而是精准化传播,让每一段航程都有方向、每一次发声都有回响。
探索“新闻+”,不为迷失主业,而为拓疆辟土,让媒体从信息的港湾,成长为服务的码头、治理的灯塔、进步的航标。
这条路,注定艰辛。
孤灯下的坚守,风雨中的跋涉,屏幕后的无名……皆是我们的航海日志。
当一篇报道如灯塔照亮一个家庭的希望,一组镜头如船桨推动一座城市的前行,一次记录如航标刻下一个时代的印记,所有的颠簸与漂泊,便化作不灭的航迹。
记者,记着。
我们记着苦难,也记着希望;记着问题,也记着答案;记着来路艰辛,更记着前程壮丽。
此刻,晨曦初展。当祝福在屏幕闪烁,我们正奔赴下一个现场,以行走为舟,以真实为帆,在时代的浪潮中,以笔为桨,融媒逐浪。
致敬每一位在路上的“掌舵人”。
愿我们不忘来时路,不负手中笔,不辱肩上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