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整齐排列的展台上,10余家农业科研院所和技术企业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形成一场“智慧农业”的竞技展。近日,第四届智慧灌溉大会在昆山举行,来自全国百余位灌溉领域的科研专家、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技术研讨、成果展示、实地观摩等多元形式,共探智慧灌溉发展路径,共绘农业节水绿色蓝图,推进集约化现代农业跃进式发展。

启动仪式。陆家镇供图
面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水资源刚性约束趋紧的挑战,用更少的水种出更多更好的粮,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农业正从“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模式,加速向“靠科技、靠创新”的现代化路径转型,要强化智能农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推动推进国家农业节水增效、粮食稳产高产。
农情监测设备实时捕捉作物生长数据,智慧灌溉系统精准调控水肥用量,智能灌排装备高效应对田间积水……在成果展示区,一台台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的农业设备,展示出行业最新科研成果,引得众多参会者驻足交流。

成果展示。陆家镇供图
企业与科研团队还聚焦技术落地痛点发力,推出“移动式灌溉首部系统”和“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智能装备,分享“灌区灌溉与农业信息化智能配套建设”“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内一流创新平台”等方案,解决一线实践问题,推动技术高效落地应用。

与会嘉宾参观交流。陆家镇供图
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展台VR全景展示区设置了A+温室工场、智慧田园决策指挥中心、智能农机装备工厂、智慧灌溉等9个体验区域,涵盖华东中心10余个入驻团队的科研成果及试验场景。近年来,中心聚焦智慧农业、数字设施农业、生物技术、营养与健康四大学科领域,通过技术融合与学科协同,构建一个多维度、全链条的未来农业交叉前沿学科组团,并打造了无人农场决策指挥中心和A+温室工场等标杆项目,让“未来农业”触手可及。
作为大会的创新展示平台,成果发布与项目路演环节汇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代表,多元智慧灌溉实践成果集中亮相,覆盖温室、大田、稻田等多场景。其中,既有“基于智能测控与数据融合的温室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装备”“宜机化日光温室东西垄栽培水肥变量灌溉智慧管控技术”,为设施农业精准灌溉提供解决方案;也有“天穹AI大田农业数字化中心”“稻田精准智能控灌系统”“土壤墒情及灌溉需求预测技术”,针对不同作物、地域特点形成差异化方案,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破解农田灌溉效率难题。
智慧灌溉不是单纯的技术设备升级,更要突破农业水循环、作物生理响应、环境动态变化和系统协同调控多环节的基础理论瓶颈。第四届智慧灌溉大会特设学术报告会,与会专家学者以多学科融合为匙,展示理论发展成效、明晰前沿学术脉络,共同探讨复杂农业环境下农业节水全链条的智慧解决方案。
大会同步在昆山市陆家未来智慧田园设置全空间成果互动展区,与会嘉宾沉浸式观摩农事中心及“A+温室工场”,实地考察智慧农业应用实效,感受无人农场精准作业、自动调控的魅力。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文伟表示,昆山始终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推进,将智慧灌溉作为破解“人多地少水紧”矛盾的关键抓手。未来,昆山将依托本地产业优势,加强与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打造智慧灌溉示范项目,为区域农业节水增效、保障粮食稳定供应提供县域实践样板。(苏报融媒记者 占长孙 通讯员 翟锦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