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
                下载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乐 /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0月28日,羊山新区千禧社区上空,悠扬合唱与童声朗诵交织共鸣,仿佛把将观众带回天真烂漫的岁月——耳畔似有孩童望月呢喃,眼前似见月下嬉戏身影。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演出,而是信阳羽骐合唱团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他们以歌声为桥,将经典诗词与美育力量融入学校、社区,用温润旋律滋养心灵、以艺术温度点亮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时间回溯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信阳革命老区考察,深情寄语“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仅仅一个月后,信阳开放大学与信阳市合唱协会携手响应,羽骐公益合唱项目应运而生。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化作跃动的音符,唱进老百姓的心坎里!”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副院长、信阳市合唱协会会长陈新宇回忆初创时的情景,依然心潮澎湃。他从各个社区老年合唱团中精心选拔骨干,更新合唱理念,首批成立的“乐龄合唱团”与“教师合唱团”,如同播撒下的两颗种子,在当年12月的“朝暮如歌”信阳新年音乐会上初绽芬芳,赢得了满堂喝彩。
项目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社区土壤。2021年,随着市委组织部推动共建“红色家园综合体”,羽骐的歌声开始在千禧社区落地生花。
“我们也有自己的合唱团啦!”孩子们清脆的欢呼声,填补了信阳市社区儿童合唱教育的空白。羽骐童声合唱团的教室里,一张张稚嫩脸庞在指挥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发声,更学习聆听与配合。“有的孩子以前比较内向,现在不仅爱唱爱笑,还懂得了团队协作。”信阳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信阳市合唱协会副会长梁莉娜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

“来,跟我一起,吸气,打开……”线上公益课堂更是如火如荼,陈新宇教授的声音通过屏幕,传递到各大中小学、县区教师合唱团、社区老年合唱团的成员耳中。五年间,600余场线上公益活动,羽骐乐龄团的60次线下排练,金声合唱团的100余场线上直播……数字背后,是合唱艺术如蒲公英种子般,借助公益的春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汗水浇灌梦想,坚持终见荣光。2022年7月,北京传来佳音。在被誉为“合唱奥林匹克”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上,羽骐教师合唱团与乐龄合唱团双双斩获“二级合唱团”荣誉。手捧证书的瞬间,许多团员激动相拥。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在排练厅里反复打磨细节的夜晚。

捷报频传:2023年9月,河南省第九届合唱节展演金奖;2024年5月,首届江南合唱艺术周国际合唱比赛铜奖;2025年1月,荣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牌与证书,见证了羽骐从信阳走向全国、从草根成长为业内翘楚的坚实足迹。
更动人的风景,是舞台前后的温情与力量。2023年12月,在“爱上信阳”声浪剧场的周末音乐汇上,羽骐乐龄、教师、童声三大合唱团首次同台。当银发苍苍的老者、风华正茂的教师、朝气蓬勃的孩童,共同用和谐的声音描绘“天籁·羽骐之声”时,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这不仅是声音的共鸣,更是精神的传承与融合。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这正是羽骐品牌理念的最佳诠释。它汇聚了专业艺术工作者的执着、社区群众的热情、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如今,在社区“支部连支部”的文艺演出现场,在庆祝党的生日、国庆的欢庆时刻,羽骐的歌声总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它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基层治理的和谐润滑剂。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充满着爱与期待。这飞跃大别山的和声,正继续以其磅礴之力,激励着每一个老区追梦人,在实现“两个更好”的宏伟蓝图下,共同谱写新时代美好信阳的绚丽篇章。(信阳羽骐合唱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