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化应对多元化,中国人寿提交76载转型发展答卷
2025-10-24 浏览量:0

76年,从复业初探的筚路蓝缕,到拥抱全球化的虚心学习,再到做大做强后的自我革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的七十六载,也是一部行业头雁的引领史。

面对客户需求空前多元、经营逻辑不断迭代的时代变局,中国人寿选择“以供给多元化应对需求多元化”,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供给和服务体系,为行业发展做出表率。中国人寿多元化战略路径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基业常青,在某种意义上还为行业未来进行深度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

经营逻辑转换

以供给多元化应对需求多元化

当前,人身险业客户需求多元化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其背后与中国经济社会深层结构的系统性变革密不可分。

作为行业头雁,中国人寿深刻认识到这一时代变局,选择“以供给多元化应对需求多元化”,正在通过持续推进“多元渠道、多元产品、多元服务”的战略布局,构建一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新型经营生态。

新定位与新生态

五大渠道通路延展保险服务半径

自复业以来,人身险业的渠道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起步期,在引入个人代理人制度后,个险代理人迅速成为保险销售的主力军。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客户需求的初步分化,多元的渠道策略逐渐成为行业共识:银保渠道迅速崛起,团险渠道稳步发展,电话销售、经纪代理等新兴渠道开始涌现。

中国人寿如今正在构建的多元渠道体系,亦并非简单的渠道数量叠加,而是希望在清晰的差异化定位和协同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

渠道的差异化发展,最终还要落实到协同效应的实现上。中国人寿追求的不是各个渠道的孤立优秀,而是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在今年的中期业绩会上表示, 中国人寿将充分依托广泛的分支机构及多元渠道优势,推动渠道间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客户,力求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产品发展新范式

从单一保障功能到满足全生命周期多元需求

产品是险企满足客户需求的直接载体,产品体系的多元化程度,正在成为检验一家险企是否真正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试金石。

在产品多元化的战略布局上,中国人寿基于客户需求,同时加强产品保障内容多元化与产品形态多元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在加强产品保障内容多元化方面,中国人寿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了覆盖不同客群、不同风险场景的产品矩阵。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共推出80余款新产品,其寿险、年金险、健康险三大险种类别的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约为三成,产品发展均衡度不断提升,业务结构韧性显著增强。

保险服务新境界

构建以保险为主的多元金融生态

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行业内日趋深入,保险的价值也渐渐不再局限于风险发生后的经济补偿,而是更体现在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服务的全流程生态构建上。

综合金融生态圈的建设是中国人寿构筑多元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中国人寿发挥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打造“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协同优势,进而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寿险+综合金融生态圈”服务模式。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协同销售中国人寿财险业务保费125.84亿元,保单件数同比增长9.5%;协同销售中国人寿养老险业务规模88.76亿元;搭建保银协同服务场景,广发银行代理该中国人寿银保首年期交保费13.02亿元。

从单一保障到综合服务,从规模驱动到价值引领,从产品中心到客户中心,中国人寿的这场发展战略全面升维,也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中国人寿证明,唯有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将“多元”战略贯彻于经营的每一个毛细血管,才能穿越行业周期,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中不断巩固自身发展优势。

来源:中国人寿

编辑:何海荣

审读:郑烨

审核:徐立明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