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远离“呼吸的烦恼” ——访市肿瘤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俊
2025-10-09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野

儿童夜间持续打鼾、张口呼吸、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典型表现。该病在3岁至10岁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0%,若未及时干预,不仅影响睡眠质量,更可能导致颌面部发育异常、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为帮助孩子远离“呼吸的烦恼”,近日,记者走进市肿瘤医院,专访该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俊,为家长提供专业防治指导。

记者:什么是腺样体及腺样体肥大?

王俊: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的一团淋巴组织,相当于鼻腔后方的“安全卫士”。作为免疫器官,它能够帮助婴幼儿识别和抵御经鼻腔吸入的病原体。通常在儿童2岁至6岁时生理性增生最为活跃,10岁后逐渐萎缩,至成年期基本退化。腺样体肥大常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长期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刺激、慢性鼻炎、鼻窦炎或咽炎等因素引起。当腺样体病理性过度肥大时,便会从“卫士”转变为“麻烦制造者”,阻塞呼吸道,引发鼻塞、打鼾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记者:腺样体肥大为何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王俊:腺样体处于鼻咽要道,病理性肥大会导致呼吸道阻塞。患儿会出现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咳嗽甚至夜惊等症状,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如此,不仅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还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使孩子在体格和认知能力上落后于同龄人。

记者:腺样体肥大对儿童有哪些具体危害?

王俊: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呼吸睡眠,导致夜间打鼾、呼吸暂停;二是可能引发反复中耳炎,影响听力发育;三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效率。特别需要警惕的是,长期张口呼吸会形成“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缺乏表情。同时,睡眠缺氧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进而阻碍孩子的正常发育。

记者:如何预防腺样体肥大?

王俊:预防需多管齐下:一、限制高糖、高油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等;二、预防感冒、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灰尘、烟尘刺激;三、维持规律作息,建议让孩子侧卧睡觉,减轻呼吸阻力;四、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及时就医,规范治疗。这些措施都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记者: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王俊:当孩子出现持续打鼾、张口呼吸、耳闷、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或已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时,应及时就医。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连续1个月以上睡觉打鼾、张口呼吸,甚至夜间憋醒,或者身高体重连续半年停滞不前,比同龄孩子矮5厘米以上,就必须立即就诊。

记者:腺样体肥大一定要手术吗?

王俊:不一定。腺样体肥大是体征诊断,是否手术需结合具体症状。通常建议先进行3个月至6个月的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只有当肥大严重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和日常生活时,才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权衡手术利弊。

记者:手术会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吗?

王俊:在必须手术的情况下,家长不必过度担忧。虽然术后短期免疫指标可能略有下降,但人体其他黏膜淋巴组织会代偿其功能,免疫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相比之下,若不切除严重肥大的腺样体,对孩子健康的危害更大。

建议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而不仅仅是吃穿用度。在2岁至6岁腺样体活跃期,要密切观察异常症状。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让孩子畅快呼吸、健康成长。我们深知,孩子的健康呼吸,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

记者:袁野

编辑:翟存鸣

审读:高原

审核:胡瑜珊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