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息县:小香菇撑起“富民伞”
2025-09-18 浏览量:0

“以前,在家门口想找份稳定工作不容易,现在每天在香菇基地务工,一天能挣1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9月15日,在息县包信镇香菇种植基地里,邹楼村村民汪殿华笑着算起了“增收账”。他的这份稳定增收,不仅体现出包信镇特色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也凝聚着息县统战部门服务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

此前,该香菇基地长期面临“鲜菇储存难、销售半径有限”的难题。息县县委统战部主动对接需求,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精准联系食品加工领域企业,引进高温灭菌设备与烘干生产线,从根本上解决了鲜菇储存问题;同时,搭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通过县级电商平台定向推送产品信息,并组织党外人士和商会会员开展“以购代帮”活动,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此外,该香菇基地积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为群众稳定增收织密保障网。

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发展动能,息县县委统战部持续整合统战资源,依托工商联、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联会等组织,通过实地考察、举办项目推介会等方式,主动向社会资本推介包信镇香菇产业优势,成功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产业链建设,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已构建起从菌种培育到采收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该基地负责人、党外人士张银桥介绍,通过引进高温灭菌设备保障菌棒品质,配套烘干生产线将鲜菇加工成干品,延长了产品保质期,使附加值提高3倍以上。目前,该基地60座大棚已全部投产,80万棒菌棒进入盛产期,日均采收鲜菇2000公斤,产品畅销郑州、武汉等周边城市,直接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小小的香菇,已成为打开包信镇产业振兴之门的“金钥匙”,也为息县其他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了范例,既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生动体现了统一战线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胡译丹 贾宇菲)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