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文/图
秋日的西河湾古村落里,民居前的青石板路上游人如织。近日,来自武汉的游客陈先生一家三口饶有兴致地跟着村里的老篾匠学习编竹篮。“早就听说将军县的文旅发展得好,带家人来感受下‘九镇十八湾’的田园野趣,再去田铺大塆看看红色文创……”陈先生笑着说。
在新县,这样融合红色记忆与绿色生机的打卡点,已成为游客的游玩“必选项”。近年来,新县始终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来抓。这座镶嵌在大别山腹地的豫南小城,正以“山水红城”的崭新姿态,书写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创新传承,激活革命基因新动能
结合新县革命史和区位实际,新县编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突破乡镇行政区划限制,形成“一轴·一带·四区”的红色旅游全域联动发展结构,入选首批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县。
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该县成立大别山精神研究院,组建“英雄山党支部”,开展革命后代“口述历史”抢救工程,整理170万字史料,建成涵盖13027件文物、230个革命故事的“大别山革命史资源库”。收集“28年红旗不倒”“红田惨案”等红色素材,打造沉浸式红色演艺项目《红旗不倒大别山》《大别山战将》。
夜幕降临,大型实景演出《红旗不倒大别山》在将军山下震撼上演,革命史诗在山水间恢宏铺展。“演员就在你身边冲锋,硝烟味弥漫,那一刻仿佛回到了烽火年代!”游客王女士观后感慨。许世友将军故里展陈升级后,其传奇人生故事更加立体饱满,而备受期待的室内情景剧《大别山战将》也即将亮相。
红色,在新县不是凝固的历史符号,而是通过科技赋能、艺术表达与市场联动,成为澎湃的文旅新动能。据了解,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一步将与武汉、郑州、合肥等地100家以上旅行社合作,推出“红色首府寻根游”“将军故里探访游”专线产品,联动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联盟县区实现客源互送。
多维融合,绘就全域振兴新画卷
在西河湾民宿集群,傍晚烟火升腾,“将军菜”“山野菜粑粑”等特色美食吸引着大量游客。“我们乡打造了‘民宿+农家乐+采摘园’,游客赏完美景就能来品地道风味、体验采摘乐趣。”村干部向记者介绍。这是新县“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品牌引领下的一个缩影。
生态产业“融”出特色。该县实施“十园兴旅”工程,依托生态资源打造银杏、板栗、蜜蜂等主题文化公园。建成3家油茶公园、2家油茶博物馆,打造3条茶旅游专线,建成茶景观小品23个,茶生态廊道26公里。依托四时美景、四季花海发展赏花经济,开展摄影、写生等文艺采风,打造了一批国家级采风创作基地,带动乡村民宿、餐饮等多个关联行业快速发展,“千年古村梦里老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新县乡村秉持“一镇一主题、一湾一特色”理念,推动生态资源、传统文化与现代业态深度交融,铺展出一幅景美、业兴、人和的全域旅游新画卷。下一步,该县将重点培育4个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香山湖聚焦康养和民宿发展,田铺大塆丰富红色文旅业态(新建红色研学实践基地2个),泗店乡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培育示范店10家、建设农产品采摘园),新集发展休闲农业主题园区。
与此同时,推动“信阳小院・新县吾家”集群发展,按照“院院不同、各美其美”原则,2025年12月底前在田铺大塆、西河湾等区域改造提升特色小院34家,配套非遗体验、农耕研学等业态,打造示范样板10家。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升级和卫生设施改善,重点区域实现旅游厕所、停车场等配套全覆盖;更新“九镇十八湾”沿线标识标牌,新增指引牌、导览牌。
路景一体,构筑智慧畅游新生态
行驶在52公里的“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新县段,驿站、观景台、红色文化景观小品不时映入眼帘。“这条路入选全国首批旅游公路示范项目。我们还将打造S205西环线第二批项目,让‘路景相融’从理念变为现实。”县交通运输局项目负责人介绍。畅通的不仅是物理之路,更是服务体验之路。
畅联网络“织”密全域。“现在村村景景都通公交,还有跨省专线,自驾走旅游公路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自驾游客张先生点赞道。随着“一府三山一潭”(鄂豫皖首府景区、将军山、金兰山、连康山、九龙潭)联动发展规划启动,小潢河滨水景观带串联起核心资源,“全域覆盖、业态互补、景城共生”的蓝图逐步落地。“将军县”服务区功能升级,文旅超市、特色餐饮一应俱全,成为展示新县形象的靓丽窗口。
路通则人通,智联则心联。新县正以内外兼修之功,搭建起引客、留客、暖客的立体网络。据悉,该县下一步还将推进“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实现“一部手机游新县”;升级全域旅游标识系统,更新指引牌100块以上。实施2025年新县夏秋旅游营销线上推广计划,在郑州、合肥、武汉等核心客源地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举办新闻发布会、文旅推介会等品牌推广活动,通过携程、抖音等平台发布爆款内容,年度增流200万人次以上。
从田铺大塆清晨邂逅第一缕炊烟,到“大别红营”研学少年们嘹亮的红歌声;从香山湖畔骑行者掠过的清风,到写生基地画板上晕染的山水……新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有了最具辨识度的文旅注脚——山水红城画卷,是历史血脉的绵延,是绿水青山的馈赠,更是“一切皆文旅”理念下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