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蕾
昨日,家住中心城区鸡公山大街与正商大道交叉口附近的朱先生驾车时发现,此前因生长茂盛而遮挡交通信号灯的行道树已被修剪整齐,行车视野开阔。“现在好了,信号灯看得清清楚楚,开车心里踏实多了,出行也更安全了。”朱先生说。
这一惠民举措源于我市城管部门针对中心城区行道树遮挡红绿灯现象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
今年夏天,我市城区绿化苗木生长旺盛,茂密的枝叶在带来绿荫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烦恼——部分路段树枝、树叶遮挡交通标志和信号灯,影响市民识别判断,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平时开车的时候,有些地方的信号灯被树枝挡住了,视线受阻,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市民陈女士表示,尤其是夜晚,本来灯光就暗,再加上树枝遮挡,近距离才能观察到红绿灯的变化,需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城市管理的温度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宏伟蓝图中,还存在于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细节里。面对市民呼声,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及市交警支队联动对接,广泛收集市民反馈和交警部门专业意见。
在充分整合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牵头组织各辖区园林绿化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梳理辖区内树枝遮挡信号灯的具体点位、遮挡程度,并建立详细的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治工作高效落实。
“修剪过程中,我们采用错峰作业方式,将修剪工作重点安排在行人、车辆较少的时段,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安排专人疏导交通,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浉河区胜利园林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朱礼兵指着茶韵路上一处红绿灯告诉记者,修剪完成后,会及时把剪掉的树枝清理干净,在避免影响交通的同时,确保辖区绿化环境整洁优美。
据了解,在修剪整治过程中,各区园林养护队伍坚持科学作业与便民利民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行错峰作业的基础上,还针对不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遮挡程度采取“一树一策”,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精准修剪,去除交叉枝、下垂枝、枯死枝,最大限度保护树木主体和整体景观效果。
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完成北京大街、解放路、新五大道、新七大道等47条主要道路的红绿灯遮挡物清理工作,既开阔了视野,又降低了交通安全风险。
“这个丁字路口车来车往,之前树上垂下来的树枝把信号灯遮挡住了,过马路的时候很不方便。”家住新十六大街与鸡公山大街交叉口的陈大爷回忆说,“遮挡的树枝被修剪后,老远就能看清信号灯的颜色,从而判断是否可以通行,很安全。”
交通信号灯是市民安全出行的“守护者”,树枝修剪需常抓不懈。下一步,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将继续加强行道树遮挡信号灯问题的日常巡查,通过“集中修剪行动+边巡查边修剪”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动态管理和长效机制,全力为市民营造安全、亮丽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