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河南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我市2个集体、3名模范、5名先进个人荣获省级表彰,充分展现了我市残疾人事业的突出成就。这些获奖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助残为乐的精神,树立了榜样标杆,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值得全社会学习和弘扬。
全省自强模范
詹东升:大别山残疾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河南省爱心书画院执行副院长
詹东升自幼刻苦自学烙画,独创“詹派技法”,被誉为“中国烙虎第一人”。其作品荣获世界民间艺术最高奖“金飞鹰奖”及“终身成就奖”,代表作《王者之风(虎)》被上海世博会永久收藏。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他德艺双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作品远播欧美,让中国烙画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勇担社会责任,长期致力于帮扶残疾人艺术群体,积极搭建创作与展示平台。同时,他以身作则,弘扬传统文化,以艺术回馈社会,生动展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成为残疾人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和自强典范。
徐家军:信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徐家军投身食用菌产业近30年,将家庭作坊发展为现代化企业,拥有65个生产大棚及配套设备,年产干香菇6万斤,产值近百万元。他承包荒山发展种植业,建成净资产近600万元的静茗生态园,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他心系乡邻,联系帮扶农户500余户、1500余人,注册“信谭”商标,优化新品种,并在省内外指导建立20多个生产基地。其中,12个生产基地年产值超40万元,成员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超当地2倍)。基地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先进单位”“河南省残疾人培训先进集体”等称号。个人获得“河南省残疾人扶贫基地创业标兵” “省残疾人扶贫开发先进个人”“市残疾人自强模范”等多项荣誉。
李乐军:商城县福利胶印厂厂长,市、县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县政协委员及工商联副会长
李乐军自幼肢体残疾,却始终怀揣干事创业的决心。1996年,他克服重重困难,筹资创办胶印厂,不仅填补了当地印刷行业的空白,更凭借敏锐的行业嗅觉,率先引入新设备、新工艺,引领了区域印刷技术的革新。他秉持自强自立精神,带领企业从30万元起步,发展至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厂房30余间,配备多台先进印刷设备的现代企业,产品广受赞誉。他始终不忘回馈社会,长期为多名残疾人及闲散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增收。他还多次向乡镇、街道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先后获得市、县“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汪学平:信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主任
自2008年转业到市残联工作以来,汪学平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中,他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对于急难险重任务,敢于挑重担、啃“硬骨头”。其所承担和参与的工作成效显著,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残疾人的高度好评,多次荣获各级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他因在全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现场会中表现突出,受到市政府表彰,记个人三等功;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年度考核获评优秀等次,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刘畅:国家税务总局信阳市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科副科长
刘畅深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一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为民情怀,创新推动信阳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提质增效。在聚力协同共治、筑牢数据根基方面,他牵头建立税务部门与残联常态化协作机制,首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数据”定期交互模式,联合开展精准政策宣讲活动,实现政策直达覆盖率100%。在强化征管效能、力促精准增收方面,他着力构建“数据共享+动态监控”体系,推行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为重点企业定制“一户一策”辅导方案,有效推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稳步增长,申报准确率实现显著提升。在优化服务供给、释放惠企温度方面,他创新电子税务局“自动预填、智能减免、一键缴税”服务模式,提升缴费便捷度,协同残联开展“春风行动”,累计推送政策3000余条,落实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100万元,惠及企业2100户次。
周苗苗:信阳慢跑蜗牛心智障碍家庭支持中心创办人
周苗苗作为心智障碍者家长代表,于2018年联合发起家长互助组织,并于2023年推动该组织正式注册成为信阳市首家专注于心智障碍家庭支持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8年来,她带领团队累计服务300余户心智障碍者家庭,每年组织开展亲子融合、家长赋能等活动超100场,直接受益群体超10000人次,有效缓解了相关家庭的社会压力。她专业能力突出,积极联动高校、医院、社区开展助残活动及孤独症关爱项目;推动多所中小学融合教育实践;成功对接“壹基金爱星加油站”“多特瑞护星行动”等公益资源平台,并加入全国性家长组织网络,为特需家庭提供坚实后盾。2024年她荣获河南省职业指导竞赛第4名,并担任省精协自助互助培训班讲师。
李勇:淮滨县残联副理事长
李勇政治立场坚定,深耕残疾人事业一线,以保障残疾人权益为己任。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担当恪尽职守,坚守“人道、廉洁、奉献”职业道德,10余年来倾情投入,成为残疾人群体的贴心人,用实际行动温暖了全县2万多名残疾人及其家庭,是残疾人事业的优秀践行者。他创新推行残疾人办证“三个100%”标准(疑似残疾人排查率、政策知晓率、办证准确率均达100%);组织上门评残百余批次,精准办证500余人,让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发放服务明白纸3万余份;成功帮助611名残疾人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促进灵活就业7715人;指导淮滨县苏美达服装有限公司安置49名残疾人就业,助力该公司获评2024年河南省“美丽工坊”,用实干为残疾人撑起一片晴空。
陈林:信阳市平桥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扎根残疾儿童教育一线34年,陈林倾力育残扶残,成效显著。他主持完成标准化新特校建设,助力平桥区获评“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区”;其送教上门工作入选教育部教育精准脱贫优秀案例;成功创建河南省特殊教育示范校、内涵建设实验校,并挂牌郑州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他创新实践,开发“7+8”特色课程,推行“按需供教”模式,指导8人次教师获省级奖励;充分发挥资源指导中心作用,有效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获媒体关注。作为业务骨干,他入选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参与省级特殊教育政策研讨,为区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及残疾人权益保障作出突出贡献。
文字整理: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袁野
图片:市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