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再生稻头季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025-07-18 浏览量:0

目前,我市再生稻正处于灌浆期,这一阶段是头季稻产量形成和再生芽启动的关键时期。为夯实今年我市再生稻稳产丰产基础,信阳市农科院、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提出以下再生稻头季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水分管理

再生稻头季齐穗后要坚持湿润管理,长期淹水会降低土壤透气性,进而影响水稻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同时增加纹枯病蔓延的风险。建议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确保土壤湿润、透气,以保持头季稻根系的活力。收割前7天—10天要断水晾田,使田块硬化,确保收割时机械不下陷,增强稻桩的抗碾压能力。

2.促芽肥及发苗肥

在头季稻齐穗后15天,亩施“尿素30斤+氯化钾20斤”促芽肥,可促进休萌芽启动、提高再生活力并使根系保持活力,有利于再生季形成穗多、穗大的产量基础。若田间较干,可在施肥时上一遍“跑马水”,随后让水分自然落干至收获。

宜在头季收割后5天以内上水亩施15斤—20斤尿素作发苗肥,防止腋芽因暴晒脱水死亡,促进再生芽快发早发。

3.头季稻收割

一般在稻穗黄熟率达到90%时进行收割,过早收割会影响头茬产量和品质,过晚收割则会导致稻桩老化,影响再生芽的萌发。信阳东部平原地区力争在8月15日前收割,西、北部浅山丘陵地区力争在8月10日前收割。留茬高度以倒二节上5厘米、不伤再生芽为宜,机械收割可留至45厘米—55厘米,建议收割机械加装碎草装置,推荐使用窄履带宽割台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有效降低碾压率,可提高再生季产量20%以上。(余贵龙)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华唯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