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住建厅公布第八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苏州共有9个村落入选,吴中区独占6席,入选数量为全市第一。
吴中区这6个“新晋”省级传统村落分别为东山镇三山村东泊、东山镇陆巷村北望、光福镇香雪村倪家巷、临湖镇东吴村北港、香山街道舟山村浜头上和甪直镇澄墩村东街上。截至目前,吴中区累计共有36个村入选省级名录,其中15个为中国传统村落。同时,吴中区还入选国家及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
东山镇三山村东泊,坐落于三山村北侧。村庄内现存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11栋,其中民居朴素、雅致,展现了当时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建筑技艺。村中存有名宅大户的建筑群,其规模和工艺都彰显着昔日的繁华与气派。除了古宅,村里还有7处古井、1处古桥和2处古驳岸,这些古迹与古宅、古寺庙相互点缀,共同构成东泊自然村独特的古村落风貌,让人们在行走间便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东山镇三山村东泊全景 吴中区住建局供图
东山镇陆巷村北望,又名八巷,因春秋时吴国在此设立哨所而得名。北望村位于北望山南,饭石峰麓,西临太湖,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北望村以茶果种植为主,村中有吴家坪盘古碑、古银杏树,以及马家巷、栈房巷、祥宁巷、三条巷、上堡、下堡等古遗址,这些传统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粉墙黛瓦与万木齐黄相互映衬,构成了独特的江南古村景观。
东山镇陆巷村北望全景 吴中区住建局供图
光福镇香雪村倪家巷,坐落于光福镇吾家山南麓、司徒庙西南。村内揽胜颇丰,香雪海为江南四大梅园之首,冬春之际万梅吐艳,胜景冠绝江南;司徒庙内“清奇古怪”四汉柏苍劲奇绝,溯迹东汉邓禹归隐旧事。村落与青芝、铜井二山相映,涧溪穿田绕宅,兼得梅香林壑之幽、古寺烟岚之韵,宛若“山涧藏村坞 梅雪话古今”的诗画桃源。
临湖镇东吴村北港,依偎太湖之滨,拥有600余亩生态林及纵横河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传统村落。北港村建有农耕文化展示馆,让人追溯扶犁开耕的历史渊源,回望晨出暮归的农耕生活,感受原汁原味的传统农业文化和农民文化。北港村将祈福东岳庙、万寿桥等古遗址与廉政文化园、三棵树红色驿站充分整合,让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交相辉映,点缀出一幅“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典型江南水乡画卷。
香山街道舟山村浜头上村景 吴中区住建局供图
香山街道舟山村浜头上毗邻核雕村东侧,南北相连,占地面积26公顷。作为打造核雕村的配套产业区域,浜头上村一方面结合村内的同安禅寺,打造核雕村周边的禅修文化功能区;另一方面以生态种植、农田观光为主导,融入符合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的业态元素,致力于提升百姓居住生活品质、游客观赏的人文体验。
甪直镇澄墩村东街上,位于澄墩村东南角,澄湖之滨。村中现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大觉寺桥)一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摇城遗址)一处,村内竹影深深、自然古朴,古桥、流水、竹林、石板路相映成趣。农户临河而居,周边绿树掩映,农田井然,同时毗邻澄湖,村内无工业,水质优越,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苏报融媒记者 朱亚蕾 通讯员 吴住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