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高温红色预警天气风险安全提醒
2025-07-16 浏览量:0

据市气象台《重要天气预警报告(强对流蓝色Ⅳ级)》预报:预计16日中午到17日上午,我市自北向南将有间歇性、分布不均的阵雨、雷阵雨天气,局部有大雨、暴雨,过程伴有40毫米—80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水、8级左右的雷暴大风。市气象台16日7时15分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全市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16日:晴天到多云,中午到夜里有分散性、间歇性阵雨、雷阵雨,局部大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偏南风3级—4级,局地阵风7级—8级,气温30℃—40℃,沿淮、中东部县区的部分乡镇最高气温42℃以上。

17日:阵雨转多云,并伴有局地短时强降水,偏东风2级—3级,气温28℃—35℃。

18日:晴天间多云,偏东风3级左右,气温27℃—36℃。

市安防委办公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气象局提醒,请注意做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1.受降雨影响的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新县、光山县、商城县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进一步压实防汛责任,加强指挥调度、加密会商研判、强化隐患排查、严格落实避险转移“四个一律”要求,扎实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

2.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天气的跟踪监测,及时发布短时临近预报;水利、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险和加固,对处于危险区的群众要提前做好转移避险。

3.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涵洞等易积水点的巡查和防护,强化窨井盖的管护措施,提前做好城市涝水抢排准备。

4.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强涉山涉水旅游景区的隐患排查,提醒游客密切留意当地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必要时及时关闭或停止运营景区涉水旅游项目,提前撤离游客,确保游客人身安全。

5.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严防疲劳驾驶;加强对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安全状况检查,防止车辆受高温影响引发自燃、爆炸等事故。加强强对流天气时的道路巡查管控,做好事故快速处置准备,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6.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在建工地工程和农村自建房领域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高温天气室外施工作业防暑降温措施,严禁在施工现场违章使用明火作业,高温影响时段停止户外作业活动。

7.应急管理部门要指导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存储单位,加强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和运输的安全巡查管理,做好通风、降温等措施。

8.消防救援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检查,紧盯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聚焦用火、用电、用气等高危环节,加大火灾隐患排查力度,强化值班备勤,随时做好灭火救援准备。

9.电力部门要做好电力生产、供应和调度工作,保障生活生产用电,要加强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的防范工作。

10.教育部门要指导各类学校做好留校学生、暑期托管学生防暑降温工作,合理安排或暂停户外活动;幼儿园、中小学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警示教育,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

11.卫健部门要组织开展中暑预防知识宣传,做好高温中暑的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因高温天气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准备。

12.民政部门要重点对养老机构,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等对象进行走访,帮助解决高温天气带来的生活困难。

13.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及时播报高温天气信息,广泛宣传防范高温中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14.公众要做好个人防护,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应尽可能减少外出;家庭要确保安全用电,应全面检查家中电线线路,不宜长时间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设备,以免超负荷运转造成温度过高而引发火灾。

15.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救援队伍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值班人员要时刻保持通讯联络畅通,确保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遇有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上报,严禁迟报、漏报、瞒报。

来源:市安防委办公室

编辑:何海荣

审读:郑烨

审核:徐立明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