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亚涛 文/图
4月30日,由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小说研究会、信阳市作家协会、信阳市茶叶协会联合主办,顶端新闻信阳运营中心、大河报信阳运营中心、信阳市新华书店协办的“毛尖里的千年文脉:从《茶经》到《茶道》”长篇小说《茶道》读者见面会暨茶文化跨界交流会在信阳文学艺术院举行。
交流会围绕信阳籍作家何正权长篇小说《茶道》出版发行一周年以来引发的社会反响,众多专家从文化、哲学、历史、茶产业、茶文化等方面展开探讨。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赵黎波担任主持人,众多领导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茶文化与文学的交融。
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田君现场阐述了《茶道》一书自出版以来在社会上所引发的广泛影响,从文学价值到文化传播,从读者反馈到社会效应,全面而细致地展现了这部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浙江大学茶学院教授屠幼英录制了一段视频分享她对《茶道》的理解,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茶道》中所蕴含的茶学知识和文化内涵,从专业的角度为听众解读了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为活动增添了学术深度。
《茶道》作者何正权分享了他的创作历程。他饱含深情地讲述对故土文化的眷恋以及“茶道即人道”的创作理念,将自己对信阳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字里行间。听众沉浸在故事背后的情感动机中,对《茶道》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一位作家对家乡文化的深情凝望。
在跨界对话环节,嘉宾们从文学评论、文化传承等多角度剖析《茶道》的价值。赵黎波以“茶文化与文学表达的互文性”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茶文化与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信阳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吕东亮从信阳茶叶叙事的角度,讲述了信阳茶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以及《茶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河南省小说研究会执行会长、《大观》杂志社社长张晓林解读小说中的隐喻,剖析了《茶道》所蕴含的哲学思考。著名作家林平梳理了从《茶经》到《茶道》的文学文化建构,展示了茶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传承与发展。信阳师范大学茶学与食品学院院长周棋赢探讨了新时代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当下社会背景,提出了茶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之路。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郭桂义从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畅谈了茶文化产业的未来。
读者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大家踊跃提问,从茶文化的传统精髓到现代创新,从文学创作的技巧到作品背后的故事,每一个问题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不仅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茶文化与文学的理解,充分体现出大家对茶文化与文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