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有好茶 大师共传承——信阳市“中国制茶大师”群像特辑
2025-04-28 浏览量:0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时秀敏 /文 郝光 唐丰 华帧 徐毅恒 汤友猛 /图

青山叠翠处,茶香漫卷时。

信阳毛尖,这片生于北纬32°的灵叶,以千年脉络深植豫南沃土,借匠人掌心续写时代新章。

从云雾缭绕的茶垄到火光跃动的铁锅,从古法揉捻的笃定到机械轰鸣的革新,七位中国制茶大师以手为尺、以心为秤,在茶香浮沉间丈量传统与创新的边界。

他们之中,有人以掌温焙出山河春色,执拗守护手工茶的灵魂;有人以铁砂掌叩问机械化的极限,让古法技艺与标准生产共生;有人跨界逐新,将茶香酿成面膜、啤酒,让一片叶子跨越杯盏、融通天下。

他们或躬身茶山半生,或在不惑之年入行,却皆以岁月为柴,燃一盏不灭的匠心——非遗技艺在此凝为根骨,科技浪潮在此化为羽翼,茶文化在此生发新芽!

一芽一叶总关情,千揉百焙见初心。他们的故事,是铁锅里翻涌的春秋,是茶汤中倒映的山河,更是一曲传统与现代和鸣的茶韵长歌。

值此第33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之际,信阳日报特推出“信阳市‘中国制茶大师’群像特辑”,邀您品读他们的“茶语人生”。

且看他们如何以叶为纸、以火为墨,在沸腾的时代长河中,写就信阳毛尖的传承密码与创新诗行……

倪保春:匠心坚守为茶香

人物名片

中国制茶大师、国家一级品茶师、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信阳市茶叶协会副会长、信阳云潭春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大师心语

“信阳茶的招牌,比金子还重!”

创新亮点

●制定“2次风选、2次色选、3次烘焙”工艺,提升茶叶品质。

●坚持生产“一芽一叶”毛尖,推动行业标准化。

扫描上方二维码阅读更多内容

伍德军:掌温焙出山河春

人物名片

首批“中国制茶大师”、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车云顶峰“伍掌柜”品牌创始人。

大师心语

“只要山上还有一片茶叶,手工茶就能活下去。”

创新亮点

●坚持纯手工制茶,成立合作社实现“三统一”模式(采摘、加工、销售)。

●推广生态茶园管理,茶园获得中国、欧盟双认证。

扫描上方二维码阅读更多内容

肖兴亮:茶香引客云路开

人物名片

中国制茶大师、周肖同茗茶业创始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大师心语

“让茶香自己说话,引得八方客来。”

创新亮点

●通过电商直播与线下销售,助力短视频推广茶文化。

●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让传统的手工制茶与现代化机械炒茶碰出火花。

扫描上方二维码阅读更多内容

陈正军:双锅炒尽古今香

人物名片

中国制茶大师、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制茶师,创办了“陈正军传统炒茶坊”。

大师心语

“两个巴掌做出的茶才有灵魂!”

创新亮点

●研发清洁化、机械化的信阳毛尖生产线,兼顾效率与品质。

●创办手工炒茶坊,示范非遗技艺,推动茶旅融合。

扫描上方二维码阅读更多内容

刘国锋:茶香跨界逐时新

人物名片

中国制茶大师、二级评茶师、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副总经理。

大师心语

“只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工艺,就能做出人人爱不释手的好茶。”

创新亮点

●研发信阳高香红茶数字化生产工艺。

●推出快消茶饮产品,开拓年轻化茶饮市场。

扫描上方二维码阅读更多内容

华远贵:心有茶香融天下

人物名片

中国制茶大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文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信阳市大别山佳茗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融心茶品牌创始人。

大师心语

“创新不怕天马行空,标准能让产业走得更远。”

创新亮点

●首创茶树花茶、茶花面膜等跨界产品,延伸产业链。

●申请茶树花干燥提取一体机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填补了茶树花加工领域的空白。

扫描上方二维码阅读更多内容

陈占新:古稀匠人焙茶香

人物名片

现年71岁,中国制茶大师、信阳工匠、河南省妙高茶业有限公司厂长兼总制茶师。

大师心语

“手工制茶的精髓在于执着和坚守,急不得。”

创新亮点

●融合机械炒制与手动控温,让茶叶更加“形秀、色翠、香高、味鲜”。

●建立“传帮带”核心团队,以炒茶坊为媒介传承非遗文化。

扫描上方二维码阅读更多内容


记者:时秀敏 郝光 唐丰 华帧 徐毅恒 汤友猛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华唯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