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余江 通讯员 李梅 /文
濮山巍峨,擘画着时代的宏伟蓝图;淮水滔滔,诉说着古息州的新时代传奇。近年来,息县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实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战略,一座现代新城正崛起于豫南大地。
息县县城鸟瞰图
近年来,全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经济活力持续迸发,一组亮眼的数据,记录下息县的飞速发展:2024年1月至9月,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26.9亿元,同比增长5.3%、居全市第三位;2024年1月至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居全市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居全市第四位,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7%、居全市第一位,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7%、居全市第四位。
聚焦工业强县 固本强基促发展
在息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行嘉户外公司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有序运转。蔡龙,这位2024年度息县最美产业工人代表,正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两年前,为了照顾家人,他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如今,他不仅实现了工作与家庭的兼顾,更收获了不逊色于大城市的薪资。两年半的时间,他从一名普通学徒成长为车间骨干,月工资过万元。蔡龙的故事,是息县工业强势崛起的生动注脚。
息县闾口港码头
近年来,息县始终将产业视为经济发展的根基,坚定不移走产业立县强县之路。纺织服装产业园、酸辣粉小镇、AIOT科创园等重点项目均按计划有序实施,苏息精密制造产业园更是仅用97天就建成投产,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息县速度”。
息县在纺织户外主导产业、绿色食品特色产业、电子信息储备产业领域持续发力,成效显著。2024年,全县净增“四上”工业企业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在全市排名跃升至第三位;工业售电量同比增长4.7%,位居全市第四位。“息县十大纳税工业企业”入围门槛大幅提高,从2022年的不足10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近200万元,增长了20倍之多。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更是纳税超2000万元,成为行业翘楚。
聚焦智慧农业 宜居乡村映春晖
在息县项店镇李楼村的广袤麦田上空,多架植保无人机灵活穿梭,守护着庄稼的健康生长。装药、起飞、定位、喷洒……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短短几分钟内,上百亩小麦便完成了植保作业,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而在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息县宏升公司精心打造的智慧农谷展示中心内,智能温室、精准施肥机、物联网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植保无人机正在飞防作业
这一幕幕场景,无疑是息县农业领域坚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征程的鲜活例证。优质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居全国首位;岗李店乡、东岳镇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豫道公司晋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热销酸辣粉8亿桶,远超行业第二名至第五名的总和。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71.37万亩,增加0.66万亩;总产量21.73亿斤,增加0.25亿斤;平均亩产400.28公斤,较上年增加3.73公斤,连续5年平均总产量21.36亿斤,跻身全国超级产粮大县。
聚焦交旅文创 旅游作舟载文澜
“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强,兼具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综合效益,作用突出、地位重要、意义重大。”在2025年息县交旅文创融合发展大会上,息县县委书记管保臣的话语掷地有声。
近年来,息县以交通为纽带、文旅为引擎、文化为灵魂,坚持“快进慢游深体验”发展方向,深入推进交通建设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叫响了“美好息县·淮上明珠”品牌。
濮公山矿山公园、息州杉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淮河休闲旅游度假区晋升为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龙湖公园等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中,龙湖公园被命名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黄围孜村获评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弯柳树村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旅游品牌数量跃居全市第一方阵。2024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7亿元。
龙舟竞渡迎端午
息县以淮河休闲旅游度假区为依托,推进淮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了淮河旅游码头、桃花岛等项目,并配套亲水项目;整合古赖国文化园等资源,争创全国文保单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必吃息县菜”品牌;优化公交旅游专线,完善景区设施;开发主题演艺产品,打造沉浸式旅游场景。
聚焦党建引领 广纳贤才拓新程
在息县曹黄林镇,全镇依托21个中心网格与106个单元网格,创造性地设立了“小院板凳会”。这些小院宛如一颗颗紧密嵌入群众生活的“纽扣”,每个小院辐射6户至8户农户,承担起收集社情民意的重任,成为基层治理的关键据点。
当一张张小板凳有序摆开,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的讨论声便此起彼伏。在曹黄林镇,像这样的“板凳民主会”已成功举办17场,累计收集到42条宝贵意见建议。例如,在某次关于土地流转的议题讨论中,村民们各抒己见,最终仅用15天就顺利完成集体协议签订。这种打破传统会议模式的“小板凳议事会”,以轻松的“拉家常式”交流,实现了“大家事大家议”,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实效”切实传递到了“最后一公里”。
息县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条主线,大力推进网格精细化管理,“小院板凳会”“树下茶会”便是其中的创新之举。以“小板凳议事会”为抓手,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群众最急切、最期盼、最担忧的事情讲透彻、说明白。这种做法成为创新党建载体、强化基层治理的独特风景。2024年,息县投入1.74亿元财政衔接资金,全力扶持173个村集体经济发展,促使全县324个行政村(农业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大关。同时,积极投身“五星”党支部创建工作,成功申报评定10个“五星”党支部、63个“四星”党支部、155个“三星”党支部。“支部联支部”活动也扎实推进,364个结对党支部共完成614件实事,惠及3.2万余户群众,让基层党建工作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落地生根。
聚焦民生福祉 幸福画卷渐展开
“俺也有了家庭医生,根据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可方便了。”谈起看病,息县小茴店镇陈伍庄村村民赵永华赞不绝口。在息县像他这样享受医疗保障带来便利的群众比比皆是。息县人民医院在全省县级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独占鳌头;息县中心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得到广泛认可。全县医疗救助资金充足,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濮公山矿山公园景色宜人
保交房工作稳步推进,众多家庭顺利入住新居;房屋征收安置合理有序,保障了居民的合法权益;城市更新项目如火如荼,老旧小区旧貌展新颜,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居民打造出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考一本过线人数连续5年增长,中考成绩600分以上人数大幅提高。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1所公办幼儿园完成改造提升,14所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加固改造完毕,信阳师范大学淮河校区三期工程基本完工,中等职业学校续建工程顺利竣工,进一步优化了全县的教育资源布局。
建成的淮河城市供水工程,彻底解决了息县“守着淮河没水吃”的历史难题,让居民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就业创业,全县新增技能人才1.4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0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8万人,“雁归来”返乡创业人数达到2.5万人。养老服务完成950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17个乡镇敬老院完成升级改造,23个乡镇(街道)老年食堂建成挂牌,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建设,全方位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让他们能够安享幸福晚年。
“只有实干才能开创美好未来,唯有奋斗才能创造别样精彩。创新拼搏当前锋,干字当头提质效,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崭新篇章。”管保臣表示。
(照片由息县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