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彩霞正在义诊
豫南大地的杏林画卷中,有这么一位女性,她以仁心为笔、以奉献为墨,20余年如一日,在守护百姓健康的征途上书写着大医精诚的炽热篇章。她既是扎根基层的科研先锋,也是患者心中的“贴心医者”,更以“最美家庭”的温暖力量,诠释“新时代奋斗者”这一角色。她就是商城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余彩霞。
1998年,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余彩霞选择扎根基层,在乡镇卫生院积累临床经验。2009年,她攻读新乡医学院硕士学位,2010年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内科进修,将前沿技术融入县域实践。2013年,她担任商城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带领团队年接诊门诊患者超1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000余例,疑难危重症初诊确诊率、抢救成功率均达省内先进水平,用数据诠释“基层也能攀高峰”。
余彩霞的职业生涯始终与学术探索和临床实践同频共振。她带领团队建立商城县首个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心,将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防控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筛查”。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慢性病防控项目”“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技术评价项目”,推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开展糖尿病并发症筛查3000余人次,为数百名患者按下疾病恶化的“暂停键”。2020年,她被评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2022年,获河南省教科文卫系统“优秀医生”称号。
多年来,余彩霞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将内分泌科打造成豫南“硬核科室”。2015年,该科室被评为河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县域医疗的“金字招牌”;2024年,再度被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评为糖尿病特色专科,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科室连续十年获评医院“先进科室”、信阳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商城县“十佳服务窗口”等荣誉称号,成为豫南地区内分泌领域的标杆团队。
作为“信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商城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余彩霞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褪黑素对AD(阿尔茨海默病)脑内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等,荣获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7项。她将研究聚焦于基层慢性病管理痛点,从基层糖尿病管理技术优化到不同血糖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塞转归的影响、肝功能失代偿期肝源性糖尿病如何防治等。2022年,余彩霞获得信阳市科协“自然科学类专家”荣誉称号。
“余主任看病,总带着‘温度计’。”这是患者对余彩霞的独特评价。2021年,糖尿病患者张阿姨因抗拒胰岛素治疗,导致肾损伤入院。余彩霞没有简单开药,而是每天抽空陪张阿姨聊天,用温柔通俗的语言化解恐惧:“血糖像调皮的孩子,胰岛素是‘安全带’,咱们得先稳住它,才能慢慢教孩子听话。”她为张阿姨量身定制了分阶段控糖方案,从饮食调理到运动指导,甚至亲自示范低糖食谱。两个月后,张阿姨的血糖趋于平稳,含泪拉着她的手说:“您不仅是医生,更像我的家人。”如今,这位曾经的“顽固”患者成了科室的控糖宣传员,常以自己的经历鼓励病友,带动数十名病友科学管理疾病。
担任商城县政协委员期间,余彩霞将医疗专业与民生关切紧密结合,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全县建立慢性病防控网格,惠及20余万乡村居民。她多次参与信阳市内分泌质控中心督导,分享学科建设经验,助力基层医疗规范化发展。她热心医疗志愿服务,足迹遍布全县15个乡镇,开展义诊近百场,把糖尿病的诊疗规范“翻译”成方言版健康指南。在抗击慢性病的战场上,她既是临床专家,也是科普先锋,用无尽的耐心与专业指导赢得患者信赖,成为无数家庭的健康守护者。
在诊室里,余彩霞是“铁娘子”,回家后变身为“养生导师”,为公婆定制控压食谱,带动全家参与公益健康跑。她以身作则,教导子女爱国爱家、孝老敬亲,以言传身教传承良好家风。面对繁忙的工作,她始终将家庭作为力量的源泉,用爱与包容维系“小家大爱”,在邻里亲友中传为佳话。她常说:“医者的仁心,始于对家人的爱,延伸为对众生的责任。”而这份“家”的能量,更延伸至社会角落的弱势群体。(杨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