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房间打扫干净,才好迎接客人;服务不断提升,才能招来客商。把握好“因与果”的关系,用心用情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让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大企业、好项目的入驻,拉动了地方相关产业链、激活了消费市场、解决了创业就业、增加了财税收入等;另一方面,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带动其他产业“近悦远来”,而且,对外彰显出一个地方重商、亲商、护商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信阳市锚定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这一目标,在提升服务能力上做文章,在精准惠企助企上下功夫,在推动进位升级上求突破,以政府问题导向和企业需求导向为着力点,加强部门担当作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同时,突出重点督导,明确5个方面21项任务61条措施,由厅级干部牵头分包,市委大督查办、市政府督查专班持续跟踪督办,督促责任单位按照时间节点严格落实。
上下重视、措施得力、监督有效、风清气正,体现出全市上下壮士断腕打赢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永无止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人民群众和广大客商最有发言权。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还应当以系统思维为核心,采取综合性策略,即精简绩效考核,确保其公正且科学;完善执法程序,实现标准化执法,并强化监督力度;强化法治理念,明确权利边界,提供稳定预期,完善救济机制;优化政府服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升服务效能,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推动系统思维在政府部门中广泛应用,提升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公权力的行使,保障经营主体的权益,进而实现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