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伴我行
刘胜军
那年秋天,我考上了信阳的一所专科院校。十八岁的我背起行囊,跟着父亲坐上绿皮火车,来到这座被誉为“豫南明珠”的小城。
那是我们头回到信阳,出了火车站,走在熙熙攘攘的东方红大道上。我带着雀跃的心情四处张望,父亲的表情却带着落寞和失望。父亲是一所乡村学校的老师,期待我能考上好大学,结果我只考了个大专。那天,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叹了一口气,在街上的报刊亭买了一份《信阳日报》,我们攥着硬币,上了一辆公交车。
坐在公交车的后排,我扭头望向窗外,父亲在身旁,默默地翻看着手中的《信阳日报》。父亲突然抬起头对我说:“孩儿,上大专也别泄气,目标考过英语四级,在信阳日报上发篇文章,咋样?”“中!”我望着父亲期待的眼神,用力地点点头。
虽然我平时喜欢舞文弄墨,但那时我还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上了大学,我们学校有学长们自办的校报,平时喜欢舞文弄墨的我,满怀期待地一连投了几篇得意之作,谁知石沉大海。当时我想自己的水平还不行,写的文章连校报编辑都不认可,更别想登上《信阳日报》了。那时电脑还不普及,作者投稿都要用手写,去邮局装信封贴邮票,比较麻烦。虽然《信阳日报》社离我们学校不算远,我可以骑着破自行车过去送稿子,但我自认为写作水平有限,所以迟迟没有给《信阳日报》投稿。
读大二那年,有天我给父亲打电话,聊起了写作投稿的事。父亲在电话那头让我尽管投稿,别担心邮资的事,他鼓励我积极向报社投稿,还说不管能不能发表,他都管报销。在业余时间,很多同学会逛街游玩,而我总在图书馆看书,或躲在教室的角落写稿子。美文荟萃的《信阳日报》副刊,是相伴大学时代的好食粮。同学们有时笑称我是书虫,那段静静读书的时光,帮我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终于有一天,我骑着那辆破自行车,鼓起勇气去《信阳日报》找编辑投稿,编辑老师平易近人,还起身给我倒了一杯茶水,让我受宠若惊,得知我是首次投稿,编辑老师鼓励以后要勤练习、多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的一首诗歌终于在《信阳日报》“星期刊”发表了,虽然只有短短十几行,我却很高兴。值得庆祝,那个周末,我拉上宿舍的一个好友,一起去西亚商场逛了逛,中午还请他吃了碗热干面。那天我们坐在饭桌上,聊聊写作,聊聊未知的将来与梦想。我说将来想做名作家,潇潇洒洒写下人世风华。他说想做个探险家,跋山涉水走遍大江南北。
花落花开,岁月如歌,毕业离校,北漂南下。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依然爱好舞文弄墨,部分作品获得了省市乃至国家级的文学奖项。无论时光如何变幻,我始终关注着信阳日报。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尤其关注副刊的文章,从“星期刊”到现在的“百花园”,都是我的至爱。静静的夜晚,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想起《信阳日报》相伴的过往时光,内心顿生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