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缘
2024-12-19 浏览量:0

今世缘

熊涛

初识《信阳日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我分配到新县陡山河乡政府办公室,从事文字信息工作。由于经常需要写材料,我逐渐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以了解上级文件政策和现实中发生的新闻。习惯于看《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和《信阳日报》,但看得最多的是《信阳日报》,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更接地气。记得我每次下乡时,口袋里就装着《信阳日报》,空闲时拿出来看看。

看得多了,学习了不少,心里也有了点底,我便开始有了动笔写新闻报道的冲动。清晰地记得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作品是《陡山河乡烂泥冲村农田水利“拉锯战”》。稿子是手写稿,通过乡邮政所平信邮寄到信阳日报社。多日后,乡邮政所一名送报员送报纸时专门找我,说我的稿子发在《信阳日报》上,同事们都涌上前来观看,齐齐称赞我。从此以后,我笔耕不辍,发表不少新闻稿件。2002年,河南省委组织部在新县试点从全县一般干部中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我凭借着对时政的较好掌握和较好的文字功底,脱颖而出,选拔到县直部门任副职领导。

几年后,我调入县文联工作。县文联隶属县委宣传部统一领导管理。时逢全国兴起了文化旅游热潮,县委宣传部即时成立了“新县文化旅游宣传组”,我被纳入为成员,《信阳日报》当时也开辟“文化旅游”专版。新县是“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山水红城”,我写了大量的山水旅游和红色旅游文章,发表在“文化旅游”专版上。其间,编辑亲自给我打电话探讨,如何用更文艺的笔法来写这类文章。我由此不断求教编辑,不断尝试各种写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岁月不居,长期的写作和相处,使我和信阳日报社很多编辑记者成为好朋友。每当见面时,嘘寒问暖,自然亲切。一次寒暄中,一位资深编辑突然对我说,你比较适合写时评、杂文和随笔。于是,我参考《信阳日报》和其他报刊上登载的杂文,发表了许多时评类杂文、文化类杂文和文艺类杂文。后来,我成功地被推荐吸收为省市杂文学会会员。

算起来,我与《信阳日报》交往近30年,《信阳日报》于我亦师亦友。至今,我依旧保持着看《信阳日报》的习惯,我的办公柜里塞满了《信阳日报》。可以说,《信阳日报》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难以割舍的伴侣。《信阳日报》,今生有幸与你结缘!(作者单位:新县县委宣传部)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