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中国 喜看今信阳】袁湾水库:数智赋能 助力项目建设
2024-10-11 浏览量:0

工人正在进行土坝生态护坡铺设作业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晶晶 通讯员 陶正昊 /文 童帅 /图

河清水晏,围土造坝。众力之所举,撼天动地。

昨日,记者站在位于光山和新县交界处的袁湾水库导流明渠旁边的施工道路上,感受到的是一种移山填海的气魄:20多辆渣土车从5公里外的1600亩取土场运土,堆就眼前70多米高、100米宽、1717米长的土坝……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车一方,由此成就。

据市袁湾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维介绍,自2022年年底土坝铺下第一层土开始,每虚铺35厘米高的土并压实至30厘米厚,晒土、挖土、运土、推土、压实,22吨的碾压机需在作业面上来回两趟,然后反复转8回,历时500多天,才有了如今的大坝雏形。

“大坝的坡面要先铺三层,一层细沙、一层小石、一层中石,然后把100公斤重的预制板一块一块扣在上面。工人用来调整预制板的锤子都有30多斤重。”在土坝上负责质量监督工作的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工作人员潘路说,一个工人一天最多做100多块预制板,我们这一标段一天上阵30多人。

寒暑易节,叩石垦壤。自袁湾水库建设以来,日均投入人力800余人次。

土坝建设还有第二现场——信息网络。

在袁湾水库项目指挥部的电脑上,同步显示了土坝碾压任务进度和质量水平。“我们在6台碾压机上安装了监测设备,每次作业数据都会上传到平台,层面、碾压次数、压实厚度等相关参数一目了然。”河南水投袁湾水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翔介绍,手机上的APP也可以同步查看,一旦监测到漏压、少压的情形,就立即反馈给施工现场。

依托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实景建模等技术,袁湾水库在建设中应用了最新的数字孪生技术。工程数据的及时收集,促进了数字化管理,也为后期智慧水利运行打下基础。

“袁湾水库数字移民系统是全国首个水利工程数字移民系统。我们按照全市智慧水利建设一个中心、一张网的要求,高标准完成袁湾水库数字移民中心建设,为袁湾水库工程移民工作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并为出山店灌区等其他水利信息业务接入、展示、应用提供综合服务。”市水利局局长、市袁湾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沈伟说。

据了解,袁湾水库数字移民系统设置了智慧移民综合概览、创新治理、党建文化、绿色共富、幸福宜居、移民征迁、移民管理、综合办公等功能模块,建成后能够实现移民村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辅助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移民村村情村务,为各级管理提供支撑。

应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工程管理建设有序,移民生活更有盼头。

今年10月,主河槽围堰拆除和导流明渠封堵完成后,袁湾水库所在的潢河水将回归故道。河水仍在流淌,但已是在人力的调控引导之下。

淮河安澜,水利至伟。

记者:高晶晶 陶正昊 童帅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