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的信阳人大印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刘名榜
2024-09-24 浏览量:0

1954年8月1日至7日召开的河南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人,其中属信阳地区的有邓颖超、刘名榜。

图为刘名榜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证书

刘名榜,新县郭家河乡人,1902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长期坚持在大别山开展革命斗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从参加革命到全国解放,刘名榜一直战斗在大别山长达20多年。由于他的卓越贡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并称他是“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一面旗帜”。

1947年8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主力通过陇海路、涉越黄泛区、激战汝河、强渡淮河,终于抵达大别山区。在大军南下前,邓小平了解到,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主力突围时,曾留下一部分武装坚持大别山斗争。在这些武装中,以刘名榜领导的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现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和游击队的影响最大。 

来到大别山后,邓小平专门指示第六纵队政委杜义德,打下经扶县城后,要派人设法寻找在经扶一带坚持斗争的由刘名榜领导的罗礼经光中心县委和游击队。

8月28日,第六纵队解放了经扶县城新集。按照邓小平的指示,第六纵队一到经扶县,便立即派人四处寻找刘名榜。

9月10日,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光山县南向店附近的西杨岗接见了刘名榜、邱进敏等99名游击队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刘名榜曾担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他为原型,将他在大别山战斗的事迹拍成电影《五更寒》。(据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编辑:翟存鸣

审读:何海荣

审核:陈晓军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