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苏州全书》新鲜出炉
2023-10-11 浏览量:0

秋高气爽,第三批《苏州全书》新鲜出炉,即将与读者见面。这一批出版的图书包括《陆士衡文集 陆士龙文集 张司业诗集》《三松堂集》《吴都文粹》《芝庭诗稿 芝庭文稿》《钏影楼回忆录(外一种)》《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孽海花 续孽海花》 《裒谷子商骘武经七书》《尚书集注音疏》《园冶》,共10种15册。

《陆士衡文集》《陆士龙文集》《张司业诗集》三种合编为一册。《陆士衡文集》十卷,晋陆机撰。凡赋四卷,诗、乐府三卷,杂著一卷,文二卷。其诗现存一百余首,内容动人,词句工丽,间用排偶,开辟宋齐以后风气,亦为近体诗之萌芽,对后代诗歌艺术技巧提高有较大影响。《陆士龙文集》十卷,晋陆云撰。卷一为赋箴,卷二至四为诗,卷五为诔,卷六为颂,卷七为骚,卷八为书,卷九为启,卷十为书集。其文词藻丽密,旨意深雅;其诗可跻身魏晋名家之林。《张司业诗集》八卷,唐张籍撰。原为南唐张洎所编,名《木铎集》十二卷。南宋汤中重加校定为八卷。其诗以乐府诗最为有名,多揭露社会问题。本次影印,《陆士衡文集》采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影宋抄本为底本,《陆士龙文集》采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庆元六年(1200)华亭县学刻《晋二俊文集》本为底本,《张司业诗集》采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影宋抄本为底本。

《芝庭诗稿 芝庭文稿》,清彭启丰撰。彭启丰,字翰文,号芝庭。清长洲人,彭定求孙。雍正五年(1727)状元。《芝庭诗稿》十六卷,收录彭氏所著古今体诗。《芝庭文稿》八卷,收录彭氏所作赋、颂、条奏、序、记、碑、传、志铭、墓表、行述、杂著等。两书涉及面广,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名人交往等情况。本次影印以苏州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清增修本为底本,配以南京图书馆藏本。

《吴都文粹》,宋人郑虎臣编,共十卷。该书为苏州地区较早之艺文总集,辑录诗文凡六百余首,其内容与体例均对后世艺文总集编纂产生影响。诗文内容涉及舆地沿革、都邑城池、山水名胜、风俗物产、民生利害等诸多方面。本次影印选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为底本。

《三松堂集》,清潘奕隽撰。潘奕隽,一名世荣,字守愚,一作守寓,号榕皋,又号水云漫士、三松居士、三松老人。清吴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三松堂集》前有《三松自订年谱》一卷,记录潘氏生平,为潘氏自订,可信度高。《三松堂集》二十卷,收录潘氏生平所作古今体诗十七卷、试帖一卷、水云词两卷。文四卷,收录潘氏所作策问、表、序、书、题跋、记、传、墓志、杂著等。《三松堂续集》六卷,所收录皆为潘氏所作古今体诗。本次影印以苏州图书馆藏清同治重刻本为底本。

《钏影楼回忆录(外一种)》,包天笑著,回忆录记叙清末中国,尤其是苏沪一带的社会、家庭变迁,以及民国初期作者移居上海以后的写作生涯、社会活动与人事见闻。全书写作情真意切,所记人物与事件生动传神,为研究清末至民国转型期间江南社会经济,尤其是文化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次出版以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钏影楼回忆录》及1973年《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为底本,参校多种版本。书末附包天笑所著《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以1974年香港大华出版社版本为底本,并参校政协苏州市委员会文史编辑室20世纪后期内部编印本。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对1840年至1919年的中国历史进行科学概述和系统总结。书中指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才能说清楚中国的历史问题。在如何认识“改良”与“革命”、如何区别“门户开放”与“对外开放”、什么是“中国的现代化”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本次出版以1982年红旗出版社《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底本,参校多种版本。

《孽海花 续孽海花》,前者曾朴著,以出生于苏州的传奇女子傅彩云(赛金花)的人生浮沉为线索,通过记述晚清重要人物的琐闻逸事,全面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后者为张鸿受曾朴之托所作,同样以赛金花为贯串人物,取材有据,记述忠实,书中穿插许多趣闻、逸事、掌故、传说等,文字活泼生动。本次出版的《孽海花》,前三十回以1941年上海真美善书店修订本为底本,后五回则以《真美善》月刊所刊原文为底本,《续孽海花》以1947年上海真美善书店修订本为底本,校以其他版本。

《裒谷子商骘武经七书》,成书于崇祯二年(1629),明孙履恒撰。“武经七书”指宋元丰三年(1080)官方校定的《孙子》《吴子》《司马法》《李卫公》《尉缭子》《三略》《六韬》七种兵书。孙履恒对“武经七书”的取精驳正,均在相关章节后以“孙履恒曰”展开。本次影印以苏州图书馆藏明末鸿仪堂刻本为底本,底本原缺卷一第二十四页、第三十四页、第四十页,卷四第二十九页,卷七第四十四页,以及附录《裒谷子武略杂言》全卷,皆据上海图书馆藏本补足。

《尚书集注音疏》,清江声撰。江声精研《尚书》,采取其师惠栋《周易述》之例,辑郑玄残注及汉儒逸说,附以己见而为之疏,凡四易稿,积十余年而成《尚书集注音疏》,自书篆字付刻,在清代经学史、版刻史上均有重要意义。本次影印以吴江区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近市居刻篆字本为底本。

《园冶》,明计成撰。书中兴造论、园说,总说造园楷则,其他各篇分叙造园之法,皆从园林艺术立论,以别于一般兴造。各篇又立细目,条分缕析,严整有法。《园冶》为文骈俪可诵,语多精警,文字不足,则辅以图式,为中国造园学经典文献,亦堪称世界造园史上最古名著。本次影印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明崇祯七年(1634)刻本为底本。

作为苏州战略性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苏州全书》编纂工程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第一批出版的图书于今年3月进行了首发,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据介绍,第一批《苏州全书》出版图书包括《经典释文》《〔绍定〕吴郡志》《〔宝祐〕重修琴川志》《〔嘉靖〕吴江县志》《桐桥倚櫂录》《温热朗照》《范文正公集》《江村经济》(中文/英文版)以及《莫厘风》,共9种15册。这些开创性的编纂,填补了苏州相关领域研究和文献整理的空白,也成为《苏州全书》编纂的一大显著特色。

第二批《苏州全书》出版图书今年7月在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上首次亮相,包括(清)惠栋《周易本义辩证》《易汉学》《明堂大道录》、(清)朱鹤龄《禹贡长笺》、(清)洪钧《元史译文补正》、(明)顾潜《弘治昆山志》、(清)顾禄《清嘉录》、(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清)王锡阐《晓庵遗书》、(清)顾炎武《日知录》、(明)徐谼《大还阁琴谱》、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叶圣陶《倪焕之(外四种)》、王季烈《与众曲谱》、范广宪《吴门园墅文献》,共15种17册。这些图书既有名家名著、地方史志,又有记载吴地风物以及昆曲、古琴、园林等方面的珍贵文献,大部分系首次影印出版,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2022年7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苏州全书》编纂出版工程,拟通过20年的持续努力,全面系统梳理苏州文脉资源,编纂出版系列图书不少于1000册,保存苏州集体记忆,同步建设可检索的全文数据库,便利大众使用。这是苏州史无前例的文献整理工程,是推动苏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主动作为,也是不负先贤、泽惠后世的文化盛事。”《苏州全书》编委办副主任、苏州图书馆研究馆员孙中旺说,苏州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历代先贤的读书、著书、刻书、藏书之风,使苏州成为著名的文献之邦。至今苏州仍有大量的典籍留存,为《苏州全书》编纂出版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报融媒记者 姜锋)

来源:引力播

编辑:翟存鸣

审读:陈晓军

审核:刘翔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