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至如归 建“淮”兴业——企业家淮滨创业风采录
2023-06-16 浏览量:0

姚冠军:儒商“铸”起纺织强梦

□符浩

初见姚冠军,深深地被其办公环境所吸引,他正在挥毫泼墨、潇洒收笔,笔尖正停驻在“诚信”的“信”字上。这是他工作、经商20多年以来信奉的坚持。

“从一线的员工开始做起,当过车间的管理员,一路拼搏成为厂长,并做了八年时间,积攒了人脉和资金后,在江苏盛泽办起了自己的纺织公司,我整整奋斗了20年!”

“是那‘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魂牵梦萦将我拉回;是淮滨县政府讲诚信、干群务实的作风感动了我;2018年,我在淮滨县一次性投资1000万元兴业圆我升腾的纺织强梦。”

说起为什么到淮滨创业,姚冠军如数家珍,横向对比淮滨营商环境好,纵向对比淮滨纺织产业链强。

“现在,我在淮滨两个园区有我的两个厂房,喷水织机300多台,2022年6月份,我在生态路购买120亩的土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今年的7月份我的第一栋厂房可以实现投产,到那时、到那之后,我的喷水织机能达到1000台以上。”

短短六年时间,姚冠军在淮滨的创业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向好、向强的背后,是82万淮河儿女凝聚的正能量在发力,是淮滨县委县政府掀起的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助力。

和姚冠军在交流的时候,他不断地重复着“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的确,这六年的发展变化,印证了他对的选择。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淮滨政府,我一开始我不敢相信,政府里的人没有节假日,领导带头不休息。”姚冠军告诉记者,2018年我刚去,有好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之前工作的地方周末要休息,而淮滨的做法让我没想到。

“建厂初期,我要办理营业执照、环评等手续,淮滨的保姆式服务快捷真好。前些年包括现在,他们一直在喊要‘当好服务员、做好店小二’的口号,让我想不到的是,淮滨县干群确实在地践行着这个口号。”

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淮滨县“一联三帮”的助企干部们面对每一个企业都一视同仁、倾心尽力,企业一遇到困难,他们立即协调解决、电话回访、到企察看。

“2022年购买土地的前前后后,淮滨县上到处级领导、下到办事员,为我忙前忙后,仅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所需的各种证件。这要源于,淮滨县‘一企+N个专人’的营商环境模式,每个相关部门派出专人为我整理所需的材料,而我只在办公室等候盖章。‘淮滨速度’杠杠的!”

“在淮滨创业的这6年,我一直在为淮滨代言,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也为淮滨招来了商,淮滨有好几个企业是我和我朋友招引过去的。我希望有更多的老乡、更多有发展意向的朋友们来到淮滨,和我一起创业。”和记者交流完的姚冠军,继续起了挥毫泼墨,刚劲有张力的写下了“淮滨欢迎您”!

肖大为:深耕纺织领域 做行业标杆

□洪唱

“我从2012年创业到现在,一路走来,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每每遇到瓶颈,政府总能倾听企业的声音,出台一项又一项的政策,比如搭建招工平台,又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这些政策都在助力着我的事业。”淮滨县华尔泰织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大为告诉记者。

肖大为是湖南邵阳人,作为浙江理工大学纺织专业的学生,2004年,他一毕业就进入了杭州的纺织企业工作。2012年,公司里朝九晚五的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性格中充满争强好胜因子的肖大为,他决定只身下海,并成功创办了苏州维森特纺织有限公司,一家集生产、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强者的赛道注定是拥挤的,“创业是一条不归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过去种种的艰难,磨砺了肖大为的意志,也坚定了他的内心,也印证了创业之初“自己干一番事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历尽千难万险也在所不惜”的豪言。

纺织产业一直是淮滨县的特色支柱产业。淮滨县聚焦时尚纺织主导产业链图谱,纵向拉长,横向配套,建成了浙商纺织工业园、苏州纺织产业园、嘉兴纺织产业园等16个互为支撑配套的时尚纺织“区中园”,形成了淮滨时尚纺织产业遍地开花的大观园。

通过淮滨政府的招商引资,以及肖大为的实地考察,2018年,肖大为创办了淮滨县华尔泰织造有限公司。“我分析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和我们的生产需求、我们的优劣,然后决定引入超细旦到淮滨进行生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超细旦也成为淮滨的一个主打产品。”肖大为介绍道。

针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淮滨县围绕民营企业“两个健康”,实现企业帮扶全覆盖,成立了由县处级领导领衔,一名相关单位负责人任“首席服务官”、一名优秀(后备)干部任“首席服务员”、一名主办银行负责人任“首席金融官”的“1+3”帮扶责任体系。他们定期走访企业,解企业之忧、纾企业之困。

“我们企业从刚开始投产仅有80台机器,到现在有300多台机器,从营业额只有比较少的几百万,到现在的五千万左右。这些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淮滨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企业在这里一天天枝繁叶茂,我感到很幸福!”肖大为感激地说。

扬帆正遇东风来,远征万里纵青骢。肖大为谈起企业的发展时,眼神中依然透着对引领行业发展特有的执着。奋斗在这个时代,他也感恩于这个时代,他用他的身体力行,为社会展现了一个标杆企业管理者的风范与担当。

濮约刚:十年创业“圆链”淮滨纺织梦

□贾晗

“河南刚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淮滨整整十周年,这十年时间里我见证了淮滨纺织业的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淮滨的招商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几百上千家的纺织行业像洪水一般涌入我们淮滨这块沃土,我相信我们刚辉纺织和淮滨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个十年!”近日,河南刚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濮约刚谈起企业落地淮滨10年来的切身体会,感慨万分。

2013年的一个夏天,濮约刚回到家乡,被淮滨的招商政策打动,当即决定投资建厂。事实印证了他的判断,“我从投资建厂到拥有1000台喷水织机,总共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创造了淮滨的纺织速度。”濮约刚告诉记者。

河南刚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化纤、织造、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纺织企业,占地面积460亩,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已从最初的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发展成为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及辅助设施,截至今年3月,已安装2000台套高速喷水织机并投入生产,同时公司正持续引进国内外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先进设备。

“产业的顺利落地投产还要感谢淮滨政府和老百姓对我们支持和帮助。2013年刚来到淮滨投资,因为要急速建厂房,但面临两个问题,厂址内有鱼塘和坟墓,但在当地干群的努力下,很快就解决了这些难题,这让我很感动。”濮约刚说道。

企业发展的持续向好是淮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入新的快车道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淮滨县以实干开新局、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产业发展、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认真落实市委“1335”工作布局,围绕“万人助万企”活动和“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解难题、提效能、办实事,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几年来,淮滨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猛。特别是信阳港淮滨中心港的建设,较之其他地区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港口的开通为企业减轻了极大的物流成本。优良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拼生产、谋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濮约刚很认可淮滨推出的“围墙内的事情企业办,围墙以外的事情政府办”模式,他激动地说,“淮滨这些年提出的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中推出的,‘一联三帮’等政策真的是极好,他们真的把亲商、安商、扶商、重商体现得淋漓尽致,俗话说环境好,自有凤凰来筑巢,我相信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淮滨纺织这个蓝海,我们共同编织纺织梦,在淮滨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施海明:在第二故乡实现创业版“三级跳”

□贾晗

“进园一根丝,出园一匹布”,正午的阳光洒落,在河南怡佳纺织有限公司的幢幢现代化车间内机声轰鸣,纺织机械飞速运转,银色天丝飞舞成锭,一派繁忙。

今年49岁的施海明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1995年至1998年在河南省新乡市当兵;2004年在江苏省创办了吴江市怡佳纺织厂;2015年,施海明在战友的介绍下来到淮滨县纺织基地观摩。2019年施海明再次来到淮滨,投资2000万元兴办企业,成立了河南怡佳纺织有限公司。

“25岁我就做起了染厂的业务员,早早地就与纺织结下了缘。04年在江苏省开始了第一次自主创业,一干就是十几年;19年来到淮滨投资办厂,从当初的租厂房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厂,接下来即将迎来第二轮投资,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我很庆幸,在淮滨这片土地上一步一步地实现了我在创业路上的‘三级跳’。”谈起在淮滨的创业经历,施海明感慨万分。作为江苏人,他早已把淮滨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多次在这里感受到来自当地政府的关怀。

施海明说,“不论是在租赁厂房还是买土地办证等方面淮滨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不仅帮我们一起招工,专门组织人员为员工培训,租赁厂房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程度的优惠政策。从公司的起步发展到拓展市场,政府部门都全程参与、出谋划策,全力构建出了亲商、爱商、重商的营商环境。”这些年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越来越足。目前,公司一期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55亩,已投产喷水织机360台、倍捻机99台等,月产量达到400万米,年产值达上亿元。二期项目正在筹备中,占地120亩,计划建厂房8幢,共48000平方米,计划投入喷水织机1000台,倍捻机300台。

近年来,淮滨县持续发挥全省首批10个“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品牌优势,全面推进“1335”工作布局,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省市重点项目“1+3”责任帮扶全覆盖。坚持“上门服务”打好“亲情牌”,主动与企业对接,探索新举措,拓展新业务,打造新模式,及时了解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帮助惠企政策落地、企业纾困解难和企业项目建设,一批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地、投产达效。

“企业能否落地,可以在当地待多久,都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政策能否落实,是否真的做到便民服务。我觉得淮滨县政府做到了,真正做到了从企业的视角谋划工作举措,以企业的感受确立工作标准,提升了客商归属感获得感。从‘一联三帮’到‘万人助万企’,这些都是政府把企业的需求挂心上,落实到行动中的真实写照。”施海明说。

和施海明一样,不少企业家因为认可淮滨县的营商环境,他们主动呼朋引伴,成为淮滨县招商的“活招牌”。“在淮滨,不仅是工厂,还是公园,既有风景更有含金量。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来到淮滨投资兴产,为助力淮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施海明坚定地说。

徐大洲:创业奋斗“梦”不停歇

□李汶哲

从月收入2000元到公司年收入近2000万,巨大的数字之差让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80后所做出来的惊人成绩,谈及未来期望之时,徐大洲告诉记者:“也许十年之前我会觉得这样的成绩还挺牛的,但目前来说,我更希望能够把现有的事情做好,把公司这个平台维护好,就好比我这个人就喜欢吃厂里的食堂是一个道理,每个人都代表了一个家庭,对企业的员工负责实际上也是对每一个家庭的负责,也是我作为企业负责人最大的追求。”

1980年出生的徐大洲是河南固始人。初见徐大洲,一件白色上衣搭配一双休闲运动鞋,看上去整洁又干练。和他交谈中记者了解到,2005年,他跟随朋友一起去了江苏盛德的一家纺织企业打工,那时工资一个月仅有2000元。可是,随着成长带来的家庭加上本身就要强的徐大洲,2012年决定开始在江苏盛德开压花厂。据他介绍,当时一年就能挣六七十万。

尝到了纺织产业甜头的徐大洲听朋友介绍,了解到淮滨的纺织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于是他决定把眼光放到离家近的淮滨。

说干就干,2018年徐大洲便离开江苏来到了淮滨,加入了吴江纺织园项目,创建了现在的玖州纺织有限公司。

当记者问到这些年淮滨的变化和身边印象深刻的事情时,徐大洲是这样说的:“淮滨这些年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的厂房来说,18年面积只有5800多平,如今,已经接近两万平米了,我们的整浆并生产线也从以前的2台设备到如今的6台,预计今年达到8-9台。还有就是淮滨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政府对企业这一块非常的注重,这对我们来说十分感动。”谈及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徐大洲告诉记者,这些年他每天都在被感动着,包括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的“万人助万企”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我记得印象特别深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大概就是2020年淮滨下大雨的时候,那天晚上我们厂房严重积水,当时红云路也没修好,我们正在排水的时候,有个人穿了个胶鞋帮着我们一起干起了活,一开始我以为是旁边收废品的,后来听人说,她是我们开发区的女干部盛华琳,我万万没想到她竟然“不声不吭”,一声招呼不打,深夜过来看现场并第一时间找人过来帮忙。”谈起记忆深刻的事,徐大洲说每天身边都在发生着,让他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希望大家都能常回家看看,也支持大家去选择返乡创业,现在淮滨的企业发展特别好,我想与你们一起同奋斗、共繁荣,圆我们的纺织梦。”徐大洲用自己的事迹告诉所有人,只要抓住机会不要放弃,迟早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孟君:优化营商环境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保障

□章华阳

“淮滨政府对待来淮投资的企业是满满的热心与真诚,我们企业落地淮滨10年来,企业发展是越来越好,并且我们还开起了第二轮的投资,希望在日后我们企业能和淮滨一起腾飞发展。”6月12日,河南省君子林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君谈起企业落地淮滨10年来的感受。

今年56岁的孟君于198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热力工程系热力工程专业。毕业后在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历任技术员、研发处副处长、处长等职。1997年,31岁的孟君毅然决然地辞职离开了鞍山钢铁公司,创办福建石狮君子林服饰有限公司,走上了服装行业。2013年,福建君子林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入驻淮滨,投资2000万元,成立并运营河南君子林服饰有限公司。

“自主创业是我的选择,人生在世总要尽力攀登一定的高峰,展现自己的风华,韶华逝去后才不至于后悔。”谈起创业经历,孟君感慨万分地说。国运昌盛,企业繁荣,河南君子林自创办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在孟君的带领下,销售额由初创时几百万到如今销售额破亿。2017年8月,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6月,被省服装协会授予“巧媳妇工程产业扶贫推动大奖”。2019年3月,被中国质量认证管理中心授予“中国服装行业十大影响力领先企业”称号。

“淮滨产业落地是我一手操办起来的,这10多年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照顾和淮滨老百姓对于我们企业支持的力度,仅在疫情期间我们企业既要面临产品销售不出去,还要面临生产不能断的情况,当时企业产品出口较难,当即淮滨政府就伸出援手帮助我们企业增加(加入)内循环,使我们企业增加了国内的销售,顺利渡过难关,这些都是我们企业很是感激的地方。”孟君谈到企业当时面临困难时政府及时伸出援手的情景,不禁激动起来。

营商环境好,企业来投票,近年来,淮滨县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为主题,结合“服务企业”活动,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开展宣传,把企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扑下身子、靠前服务,当好企业的“贴心人”,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环节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发展做到放心、舒心。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建立并完善送政策上门长效机制,开启“万人助万企”活动,从实际出发,了解企业基本需求,从而能够进一步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让企业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红利。

“企业家是用脚来投票的,哪里好他就会到哪里去,在淮滨这么多年我不仅自己投资建厂,还邀请我的朋友一起来淮投资兴业,这些年从‘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活动中,我们企业方的感觉是越来越好,淮滨政府也是实实在在做到了‘有事情有人管’‘有困难有人帮’的服务态度。”孟君向记者说起自己的看法。

“10年来的企业发展,让我看到了淮滨和企业相辅相成的画面,也成为企业家们相互集聚的好地方,我也将会尽我所能,让更多的同行来此投资兴业,共同富裕,助力淮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同努力。”孟君满怀信心。

许永常: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赵丽华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镇第一方阵,打造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完整纺织产业链。而许永常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盛泽镇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后于2018年在河南省淮滨县投资建厂。是什么吸引了他从经济发达地区转到了中部地区?又是什么让他坚持追加投资,扩建规模?  

 许永常是河南人,16岁到江苏,“我认为企业发展到最后要回报社会带动就业,考察一番就选择了淮滨。”许永常认为自己做企业最自豪的就是带动了当地很多人就业。

谈到创业初期的顾虑,许永常回忆道,“我们投资,肯定不能一拍脑门就决定,要深思熟虑。”为此创业初期,他多次去淮滨考察,发现淮滨有几个上规模的纺织企业,增加了信心。而且淮滨离固始和安徽阜阳都比较近,自己厂里有熟练工,对于工人来源不用担心。厂房,政府也支持,有三年的政府补贴。最重要的是污水,淮滨建造了几大污水厂,而许永常对于排污系统要求严格。

“企业家要对社会有责任感,我去一个地方投资考虑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不污染环境,政府要有配套污水设施,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规划,预留资金处理这个。”

考察完毕后,许永常很满意,2018年3月份就租用了1000个平方,创办了永常织造科技有限公司,带了87台机器到淮滨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厂房建7幢,喷水织机由158台发展到600多台,就业人员140余人。

在淮滨的这几年,当地的营商环境很是让许永常满意。当地政府提出了“万人助万企”,也就是全县1000余名助企干部深入企业了解实际情况,进企业门、理企业事、帮企业忙,破解制约企业、项目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保存量、抓增量,“实”字当头,优化服务,真心帮扶。

“当地政府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许永常回忆道,“比如电网这一块。前期设备达不到标准,我们通过‘万人助万企’进行反映,得到了很大的解决。有一个园没有通天然气,反映给黄伟主任后三五天就解决了。我们企业遇到那个融资的问题,也给我们最快地解决。领导也会经常电话联系有什么困难没有。”

除此之外,淮滨县还提出“一联三帮”专项行动保护企业建设。全面落实党政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以“领导干部领衔+工作专班支撑”为主要形式,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专业园区为重点,以应帮尽帮、该帮必帮为目标,实行“首席服务官”“链长制”等有效做法,实现联系服务企业全覆盖。帮助惠企政策落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许永常的企业已经投资了1.5个亿,最近还要加大投资,更换设备、增加设备包括引进日本的新机器。

因为突出的贡献以及自身的责任感,许永常被推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信阳市委员会委员,他以此督促自己的企业以后更加注重品质、品牌,打造淮滨高端面料的生产基地。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企业来淮滨考察,到淮滨投资,来做化纤原料、染布,形成一条龙生产。

严建忠:纺织行业的“攀登者”

□朱丝语

“我是2019年跟随朋友前往淮滨进行市场考察的,一去淮滨就被当地的环境所吸引……”谈起把加工厂迁到淮滨的经历,林青纺织公司创始人严建忠滔滔不绝。

江苏省吴江区盛泽镇是中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作为盛泽本地人,今年48岁的严建忠受祖辈耳濡目染的影响,自小对纺织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19岁便开始在纺织企业从事机修学徒工作。

为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一展远大抱负,十年后,29岁的严建忠不甘贫庸,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凭着多年行业经验的积累,2004年,他靠着一家几口的工资和欠款购置了10台纺织机,从此走上了创业的道路。由于产品质量优异,市场把控精准,代工订单纷至沓来,2006年,严建忠决定成立公司,林青纺织应运而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8年,林青纺织刚刚向自产自销转型,就赶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市场需求锐减、贷款难度大增、资金链断裂。工人的工资要发,大批货物滞销积压,短短几个月时间几乎要把刚要大展宏图的林青纺织击倒。

“那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低谷,感觉多年的努力瞬间就会付诸东流,对未来发展相当迷茫。日日夜夜的焦虑使我头发成片掉落,出现多处斑秃。”谈及创业的艰辛,严建忠感慨万千。

“放心去干,哪怕跌在河里,我们有手有脚,日子照样能过。”父亲严海荣坚定的话语为困境中的严建忠重拾了信心。从此,严建忠本着“跨小步、不停步、有进步”的理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不断前行,一年一个台阶,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随着盛泽纺织产业的极速发展,城市承载量逐渐饱和,很多人开始选择仅保留盛泽销售公司,生产加工基地向外地迁移。2019年,机缘巧合之下,严建忠跟随朋友出行时被风景优美、烟火气满满、纺织产业集聚的淮滨所吸引,从此决定扎根于淮滨,在滨城大地上一展宏图。

“2019年到现在,我最大的感受是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大,尤其是这两年的‘万人助万企’民营经济两个健康行动以来,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我们几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当地政府经常一周不到就帮我们解决了。这些举措让我们企业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底气也更足了。”严建忠欣慰地说。

“好好做布,精益求精。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正如严建忠工作室墙上那朴实却铿锵有力的16字箴言,林青纺织现已成为全球400T胆布的最大织造工厂。

目前,林青纺织已于2020年在淮滨购置土地建厂。现有厂房14000平方,喷水织机806台,年产布4000万米,产值达7千万元左右,实现利税500万元。林青纺织作为江苏赴淮民营经济的“先行者”,为“苏信合作”的深入打下了基础。春华秋实结硕果,“苏信合作”谱新篇。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地经济发展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速度会更快。

编辑:翟存鸣

审读:陈晓军

审核:刘翔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