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杨贵祥告诉笔者:“种菜咋了?能种好菜,也能挣到钱!”
“我流转土地建了16个大棚,西瓜、甜瓜、茄子、辣椒,每个棚2万多块钱的收入。我不比别人挣得少!”杨贵祥自豪地说。在浉河区双井街道冯湾村遇到杨贵祥,这让笔者好奇心满满——种菜,也能成为产业支柱吗?
冯湾村村干部肖威说:“全村有500多个大棚,村民因为蔬菜种植而形成规模、形成产业。能成为全市的‘菜篮子’,我们当之无愧。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村还向市里、区里捐赠了蔬菜包呢。”
杨贵祥说:“我们每天摘下来的蔬菜都会卖个精光。不需要我送货,都是人家上门来收啦。去年我种的辣椒,光批发价每斤都能卖到7块钱,你知道挣钱多来劲啵!”
放眼杨贵祥的蔬菜大棚,瓜果飘香,蔬果满枝,一幅丰收在即的景象。
双井街道宣传委员汪莉莉告诉笔者,该街道依托沿淮和107国道过境优势,结合正在施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何寨林场、赵庄组人居环境示范点以及周边农业观光项目,深入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让乡村旅游和沿淮经济、采摘经济更加壮大,形成品牌化的淮河生态经济带。2022年,双井街道将重点推进中财高效农业项目,拟投入资金5000万元,努力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税收达150万元。
笔者细算了一笔账,杨贵祥一年干下来,仅种植蔬菜就收入30多万元。杨贵祥说:“我雇了2个工人,每人每天工资70块钱。这样我和乡亲们都有钱挣。”
双井街道整合辖区6个自然村的蔬菜资源,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了“党建+蔬菜产业联盟”。据统计,该街道有蔬菜种植合作社12家,蔬菜种植企业5家,蔬菜深加工企业2家,提供农业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1200余人实现增收增产。(叶楠 庞景雪)